父母老了,性格变了,有的越来越难相处,怎么办?考验你的智慧

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面对梦想的破灭期,事业的平静期,太太的更年期,儿女的叛逆期,父母的衰老期,斩不断理还乱。”特别是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他们大多思想传统保守,墨守成规,不会与时俱进,许多人抱怨现在是越来越难与父母相处,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与父母争吵,有孝顺之心,却无法行孝顺之实。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父母,“从小缺爱,长大缺钙,老了缺钱”,没有安全感也许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命门”,想要改变好难,儿女只能被动适应。那么人老了,性格变了,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1.杀富济贫。这个年代的父母,子女一般都会有3、4个,要想父母“公正公平、一视同仁”,其实很难做到,子女成家立业后,家庭财富不均,有贫有富,“天下父母疼穷孩”,父母多是同情弱者,惦记家贫的孩子,嫌贫爱富的极少。父母常常会让有钱的子女多贡献,钱少的子女少出钱,父母也会多帮衬经济差点的子女,“杀富济贫”是父母的常态思维,这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绝对公平难以做到,现在家庭经济条件都有好转,大可不必在意。

2.重男轻女。这是一种封建传统思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儿子也,传宗接代。只要有儿有女的家庭,女儿出嫁就成了外人,家里的财产再多也是儿子的,与女儿没有半毛钱关系,父母只带孙子,极少不带孙子带外孙子的,家孙与外孙区别很大。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这种心态会慢慢改变,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家孙外孙都是孙子,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已经成为潮流。

3.护犊心切。“爱子心切,骂之狠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一旦做错,就会狠狠责骂,但骂也只有自己骂,别人说,甚至是兄弟姐妹说,也是不可以的,只准自己说,不能别人说,“护犊子”是父母通病。那就顺着父母,他说谁好就谁好,不去过分掰扯。

4.当家做主。孩子小时候都是听父母的,孩子犯错大人打骂,都是正常的,“打是疼骂是爱,不管不教要变坏”,“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孩子成人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与父母“三观”差距很大,产生矛盾也在所难免,最好还是各管各事,不要过分干扰对方的生活。但父母依然想当孩子的家,做孩子的主,逃离父母的掌控,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孩子的美好向往。子女处理事情原则上可以和父母商量,但还是自己做决定,父母意见作参考,做到财务自由基本就放飞自我了。

5.远好近孬。几个孩子,往往照顾父母的是父母身边的孩子,他们出力最多,但不一定受待见,外地的孩子一个电话、寄点东西,父母就会高兴的逢人就夸,而对身边的孩子意见最大。外边的孩子是自己的骄傲,大多是有出息的,身边的孩子往往都是自己败笔。远好近孬父母通病,子女长期在父母面前,虽然尽了孝顺之心,但也会许多不到的地方,父母有意见、被照顾,看成理所当然。可以适当与父母脱离一段时间,让父母感受“远水解不了近渴”,才能感到身边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

6.外炫内嫌。在外边总是炫耀自己的孩子如何成功,在家里总是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如何高就,嫌弃自己的孩子这不行那很差。在外要面子自夸,在家里则夸邻居家的孩子优秀,考上博士,工资待遇多么高,给父母买了啥?“有比较就会有伤害”,孩子会感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赶不上别人家的孩子。人的成功有早有晚,有真有假,也还得看人家的基础和付出,不能盲目比较。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父母老了,子女就成了自己的全部,做儿女的要体谅理解包容,“大事商量,小事原谅,不争对错,不翻旧账”。不光要有孝顺之心,还要有孝顺之力,尝试改变自己改变父母,“把父母当成领导一样尊重”,自然父母的缺点就可以接受,并愿意去改变自己。


父母老了,性格变了,有的越来越难相处,怎么办?考验你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杀富济贫   父母   孙子   外孙   心切   通病   外边   儿女   子女   性格   儿子   女儿   智慧   身边   思想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