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健康管理连载六十三:疾病管理⑤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患糖尿病主要原因是热量超标,运动不达标,40岁以后容易高发。糖尿病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造成的综合征。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造成童年就患病的,叫Ⅰ型糖尿病;由于身体对胰岛素反应迟钝,造成成年后患病的,叫Ⅱ型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三多一少”表现。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糖尿病患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自我管理,控制血糖。

(一)科学饮食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原则主要是控制总热量、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由于篇幅较长,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二)合理运动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坚持合适的运动。现代人的健康大忌是肥胖,糖尿病就是肥胖体质的中老年人较容易罹患的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血糖的变化,更要控制体重,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较差,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加强胰岛素的作用,放松精神压力。糖尿病如何运动,由于篇幅较长,将在以后章节介绍。

(三)监测血糖 因为血糖与饮食的关系太密切,有时候半个馒头就会改变血糖,而精确的血糖值对于饮食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患者应该去购买一台个人的血糖仪,需要时可以随时监测血糖,不要等到上医院时由医生来为你开化验单。血糖随时都在波动,好像股票期货的行情。一旦觉得头晕、发抖、心慌、出汗、眼前一黑等不适,都最好马上测试血糖。每月起码有一天测7、8次血糖。当生病的时候,身体受伤时,发生过激动的事后,都应该测试血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血糖测试的时间和数值都记在同一本本子上,并且注明当时的特殊情况。这样去就诊的时候带给医生看,这些资料将非常有用。

(四)遵医用药 有的人需要口服药物,有的人一开始就要打胰岛素,请听取医生的建议。同时要明白,这些药量绝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需要多些,有时候需要少些。总之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五)平衡心态 要以喜悦心看待一切事物,少想未发生的事,随时保持乐观的情绪。

(六)关爱自己 多学习健康知识,留意自己不适的感觉,不要让自己受伤。养成每天洗脚时检查脚部的习惯,重视每一个小伤口!参加体检,最少最少每年一次。留意自己的血管情况、心功能、肝肾功能、血压、血脂等。去医院不管看什么病,都要记得先告诉医生,自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

(七)戒烟限酒。

(八)智慧应对 “战术上”重视糖尿病,“战略上”藐视糖尿病。任何人都会生病,不要为此忧心忡忡。让自己的家人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告诉自己信任的同事和朋友。在自己的随身口袋里放上字条“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我昏迷,请马上帮我跟医院联系,将我口袋里的糖放入我嘴里,谢谢!我亲人的联系电话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糖尿病   胰岛素   并发症   血糖   篇幅   肥胖   热量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   患者   饮食   疾病   自我   医生   情况   功能   测试   医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