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知派##真相来了#学生犯错,惩罚有用吗?

肯定一点,现在大城市的教育中没有体罚了,但我们不可否认,其中仍然存在着一点变相的“惩罚”。那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惩罚”有用吗?

根据行为治疗理论的观点:使某种行为消退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给予惩罚,另一种是不再给予强化。

我们首先说下惩罚的优缺点。

优点:(1)假如存在能受到奖励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反应,惩罚就可能有效的消除一种不良的反应。惩罚是一种变换行为的有效方法。这里必须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奖励,说实话不奖励个人认为就是一种惩罚了。(2)当我们仅仅需要学习者对一个信号反应去逃避惩罚时,惩罚可以是有效的。逃避一种有威胁性的惩罚其本身就是一种奖励。(3)惩罚可以提供信息。信息性的惩罚也是知识性的信息,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能够更改行为。比如,交通违法的惩罚就是这一种。

缺点:(1)惩罚虽然可以改变行为,但其后果不像奖赏的结果那样可以预测。(2)在某些情况下,惩罚巩固行为而不是消除了行为,也许这正是由惩罚所诱发的恐惧和焦虑的结果。例如,惩罚一个尿床的孩子经常会使他尿床的次数更多。(3)惩罚的副作用可以是不幸的。惩罚常常引起对惩罚者和惩罚场所等的厌恶。

#寻找真知派##真相来了#学生犯错,惩罚有用吗?

行为学家斯金纳认为,使行为消退的最好办法不是惩罚,而是不再关注,不给予强化。对于提问者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变化,改变情景,达到行为消退的结果。

举个例子,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根据上面所述的原理。

惩罚的方法:让他站立听课,到楼道站立,或者给他弄到角落里单独一桌。是不是很有回忆,我们小时候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被罚的学生会越来越淘气,成绩越来越差,对老师出现敌对的行为,更甚者会出现攻击反社会的现象。

消退的方法:找出孩子出现上课捣乱的强化条件线索,然后慢慢的消除这个条件线索,不再关注。比如我在初中时的一个男同学,每次上英语的课,就开始出现调皮乱说话的行,每次都被罚站或者赶出教室。现在回忆起来,个人认为,这一切都源于青春期的躁动,一切捣乱的行为,都是为了引起那个漂亮女英语老师的注意而已。

#寻找真知派##真相来了#学生犯错,惩罚有用吗?

如果老师不再关注我这个捣乱的同学,不再给予他强化反应,后面可能不再会出现了这样的行为。也许最开始很困难。

综上所述,对于调皮捣乱的学生,还是要多多的关注,找到诱因,遵循渐进的消除,惩罚不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真知   知识性   诱因   学习者   优缺点   英语   楼道   调皮   线索   真相   情景   条件   同学   老师   孩子   方法   学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