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但凡是咱炎黄子孙,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药王孙思邈”:他在世时,就受唐太宗、唐高宗的礼遇,去世后,也一直备受后人敬仰。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除了因为他在医学上取得了造福无数世人的成就,再有就是他在养生方面的非凡的造诣。

公元682年逝世时,享年142岁,哪怕放眼医学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罕见的高寿了!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作为咱们晚辈,当然希望能穿越时空,向他老人家取取经,但终究是生死殊途,幸好他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著作。

其中有一篇《养生铭》寥寥百字,言简意赅,直达要义,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具体如下: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怒甚偏伤气,思虑太伤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存。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对此解析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虑太伤神”,讲的是七情不可太过,要注重情志的调节;(关于这一点,有兴趣可参阅《「链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享恬淡虚无的人生》)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是告诉我们,神疲容易被他人役使,气机虚弱自然容易被病邪入侵,所以平时注意养神和养气;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除了提示后人不大喜大悲,还要注重均衡膳食;(关于这一点,可参阅《「链接」向饮食要效益,吃出健康来》)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从字面上就容易理解,不可宿醉,早晨起来切不可发怒;

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是告诉我们亥时(晚9-11点)就寝前,“鸣天鼓”——用双手掩住耳朵,食指叠在中指上,两者用力相抗,使食指滑落敲击脑后颅骨。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另外,寅时(早上3-5点)起床时,用舌头搅动口中的唾液,待唾液满口后咽下,送入丹田;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是提醒我们饮食宜清淡,口味不宜太重;(这一点,有兴趣可参阅《「链接」善用五味,身心康泰》)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存”,是告诉我们保持心情愉悦才能使自己的神识安宁,平时也要注意珍惜元气;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就更好理解了,寿命的长短不要用天命来麻痹自己,而是要靠自己积极的修行和如法的保养。

药王孙思邈的护身之道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是对后人的勉励,若能以此来要求自己,那么普通人也可以健康长寿!

寥寥百字,没有过多的花哨,却凝聚了药王的养生精髓,有缘看到的朋友,可以细细品味,定有收获!

本文由墨言春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药王   康泰   寅时   此理   这一点   唾液   伤神   悲欢   平地   食指   后人   平时   注重   饮食   链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