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的可下证 |《伤寒论》诵读「第229天」

阳明病的可下证  |《伤寒论》诵读「第229天」

阳明病的可下证  |《伤寒论》诵读「第229天」


《伤寒论》原文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214)


注解与翻译



【翻译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象滑而疾的,用小承气汤主治。于是给病人服小承气汤一升,服药后腹中转矢气而放屁的,可以再服一升;服药后腹中不转矢气的,就不要再服。如果第二天又不解大便,脉象反见微弱而滞涩的,这是正气虚弱而实邪阻滞,正虚邪实,攻补两难,治疗十分棘手,不能再用承气汤了。


【评析】

阳明病的可下证有大承气汤证,有小承气汤证,如果出现了大承气汤的证,而脉和证不统一,也就是说证是大承气汤的证,脉不是大承气汤的脉,怎么办?先给小承气汤,看看矢气不矢气,来决定在里是有燥屎还是没有燥屎。 阳明病,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阳明病已经有不大便的问题,字面上没说,意思就可以理解了。不大便,说胡话,又日晡所潮热,这是典型的大承气汤证。但是脉不出现沉紧、沉实有力,而脉滑而疾者,脉很滑利而疾,疾当快字讲,脉跳得非常快,只能反映热有余,而燥结成实的反映不够。因为大便燥结,腑气不利,气血受阻,与脉滑而疾是不相称的。因此张仲景告诉说小承气汤主之,不要给大承气汤。


注:本栏目中所涉及的医案、中医经典原文、注解、翻译等内容均整理自网络,仅供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使用,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中医 ↓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伤寒论   承气汤   谵语   脉象   说胡话   字面   注解   气血   棘手   正气   大便   虚弱   微弱   腹中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