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先脚尖、脚跟着地才正确?练脚尖预防膝盖退化 远离关节炎

人类经400∼800万年的演化,使腿部肌肉、骨骼构造完全适应,以双腿步行、快跑的运动方式,双手可同时操作猎具武器。漫长的数百万年中,人类都在崎岖不平、泥泞烂地中行走,脚的功能似乎越来越强。


出现第一条人类自行建筑的平坦道路,可能只有不到1万年的历史,人类发明第一双鞋也可能不到1万年。至于多数人类穿着舒适的鞋,在路面平坦的都市活动,可能只有短短几百年。


走路先脚尖、脚跟着地才正确?练脚尖预防膝盖退化 远离关节炎

退化性膝盖关节炎 中老年人健康杀手

为何漫长的演化优势在相对极短时间内逆转?人类的脚不再演化变得更强、更耐,反而因长期都市生活,穿舒适的鞋、走平坦的路,因退化性膝盖关节炎而不良于行,已成现代中老年人健康的杀手?


因为退化性关节炎而不良于行的中老年人,占全部中老年人口的百分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许多骨科医生归咎于史前人类的寿命短,膝盖关节在演化过程中,原本最多只能用到40几岁,现代人寿命长,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将膝盖构造的寿限耗尽。


此推论也许合乎逻辑,但是却忘了人类走路的环境,已经在近百年内起了根本的变化,膝盖必须承受和数百万年以来,完全不一样的环境。


利用脚尖 强化肌力、关节

现代各种鞋子的设计,都朝向鞋底有更好的弹性、更舒适的支撑与缓冲,帮助人类能够舒服、轻松走路。于是,平坦的路面、舒适的鞋子,使人类的脚尖没有机会用到、锻炼而退化,这很可能就是退化性关节炎的元凶。


人类脚掌的部分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在地球上可能没有一种动物的脚掌构造,比人类的复杂,这么多骨骼、关节,形成非常优良的支撑、缓冲功能,只要利用脚尖,能减少膝盖关节的受力与磨损,应能有效远离膝盖的退化性关节炎。


每天用脚尖走一段路 膝关节更耐用

当某人由高处往低处跳下时,正确的落脚方式是先脚尖着地、脚掌,再脚跟、脚踝,再将膝盖弯曲、大腿肌肉缓冲、身体渐次蹲下,要用到6个阶段,缓冲身体下坠的重量,其中脚掌的部分就占了3段。


走路先脚尖、脚跟着地才正确?练脚尖预防膝盖退化 远离关节炎

在凹凸不平、表面泥泞底下坚硬的路面,很多人的本能都会觉醒用上脚尖,也有人走下坡路,感觉膝盖轻微疼痛,本能觉醒用脚尖走路,缓冲膝盖受到的冲击,但是往往因为平常脚尖锻炼不够,很容易使脚指甲受伤、脚掌酸疼。


如果您能改正走路的习惯,开始慢跑的前面一小段练习用脚尖,每天走路有一段用脚尖,渐渐强化小腿肚支撑脚尖走路所需要的肌肉强度,这样您的膝盖就多一段弹性,缓冲路面反作用力,减少作用于膝盖的破坏力,如此将使您的膝盖更耐久,更重要的是,脚尖走路更能在山径中穿梭自如,不易跌倒。


刚练习使用这种方式走路,小腿肚的肌肉非常酸疼,而且很快地发现小腿变粗了,而这些肢体的特征,很容易在长期走山路农民、资历久的山友、练过各种武术者身上发现,他们并没有膝盖退化性关节炎的问题,或者有轻度的问题,但一直没有更加加重,原因就在于脚尖、小腿肚减轻膝盖所受的冲击。


脚尖走路6要领

❶脚趾不能张开,全张开则无法使力。也不能完全夹紧,完全夹紧缺乏弹性。走路时保持5~6分夹紧的程度,高处跳下重落地时,保持7~8分夹紧。


❷跨步向前,脚尖先着地,次而脚掌、脚跟。当脚步要着地时,自己必须有自觉地将脚尖下压着地。


❸使用脚尖走路,常常不自觉加大步伐的跨距,必须提醒自己不要跨太大步,并放慢步伐的速度。


走路先脚尖、脚跟着地才正确?练脚尖预防膝盖退化 远离关节炎

❹当脚尖感觉地面滑溜时,即刻以脚掌、脚跟下压止滑,同时移动身体重心使身体与脚跟成垂直以利站稳,这是脚尖走路在崎岖不平处,不容易摔跤的原因。


❺每当踏出一步,前脚将完成落地踏稳的动作,后脚要跟上,一样先用脚尖顶地面,用到脚尖的力量,此时有短暂的时间,身体由后脚脚尖所独力撑起。


❻在下坡路段,以脚尖行走快速下冲,是非常高级的技术,初学者最好不要尝试,改用脚跟先着地,往下用力踩出凹洞以嵌住地面,再用脚掌站稳后,换另一脚以同等方式交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关节炎   脚跟   脚尖   膝盖   崎岖不平   后脚   脚掌   中老年人   平坦   路面   关节   肌肉   正确   人类   身体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