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初心照亮育人路,仁心谱写医患情

王龙:初心照亮育人路,仁心谱写医患情

王龙教授

王龙,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长治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副处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长治市上党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党委副书记、上党区医疗集团总院长、上党区人民医院院长。

朴实无华,教书育人甘奉献

王龙作为一名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身正为范,注重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医学生的健康成长领路架桥。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成为一名百姓认可的合格医生,必须要有救死扶伤的职业仁心、甘于奉献的医者情怀,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他注重临床与科研并举,把握最新的专业研究动向,积极参与临床基础及专业课题设计研究,并投身多项国家、省级临床科研项目,参编国家统编教材3部,参译医疗专著2部,在国际、国内相关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指导培养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数名。

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身份的转变,他注重对临床典型病例的收集整理,自主开发学习软件,建成了神经外科典型病例库供学生学习实践。他注重自身教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辗转多地求学取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他将国外先进的医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总结出一套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教学。他的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他的课程也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临床课程”。学生称誉他为“成长的灯塔,学习的榜样”。他还在全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第一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率先垂范,心系患者美名扬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王龙视治病救人为天职,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献身医卫事业,心系百姓健康,二十年如一日,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他先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位,还远赴欧洲访学研修。回国后,他放弃外省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工作。他对同事说:“山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需要我回来,我必须回来。”他刻苦钻研业务,注重自身临床能力的培养,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

王龙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心上,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花费、最快速度解除患者的病痛”一直是他工作的目标。从医20余年,接诊患者无数,王龙未接到一例投诉,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他是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年轻的白求恩”。即使他到基层工作后,仍有众多患者慕名前往就医。他曾亲自主刀,在县级医院完成一例国内外罕见的24公斤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

王龙还是健康知识的义务宣传员。他利用“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大讲堂”平台,广泛普及健康保健知识,让老百姓“会防病、少得病、迟患病”。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健康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谱写忠诚,信念坚定勇担当

王龙同志于199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信念坚定,初心不改。他善于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原则,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与监督。他时刻听从组织召唤,不惧艰难险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次向组织提交请战书,要求到一线主战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在请战书中写道:“同济医院是我的母校,武汉是我工作、学习、生活过3年的地方,我熟悉武汉,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环境,进入战斗状态。我是最佳人选。”由于肩负地方疫情防控的重任,他未能如愿驰援武汉。按照上级要求,他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身先士卒,主动挂帅,全面部署防控措施,规范防控流程,坚守防控红线,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寻突破

为全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17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全面托管长治市上党区人民医院。王龙临危受命,成为当时全国少有的县级医院海归博士院长。他肩负使命,牢记重托,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和挑战,迅速进入角色,科学施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带领这所县级医院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服务能力的明显提升,改善了区域百姓的就医体验。

扎根基层3年来,他认真研究学习国家的医疗改革政策,探索县级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多次到县区内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找准短板,逐个破题。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明确发展特色、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医护待遇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改善了就医环境,稳定了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队伍,使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明显提高。此外,王龙扎实推进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让老百姓享受到了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基层医疗机构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作为上党区人大代表,王龙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他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参与制定了上党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十大措施,涉及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医改新政的施行释放了医改红利,全面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也使区域百姓的健康获得感和医改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十载春夏秋冬,二十年拼搏征程,王龙凭借着一腔热血和仁者丹心,将汗水挥洒在三尺讲台和手术台上,他将自己的经验、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医学生,将心血全部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医疗事业。他不求回报,患者们的康复出院和学生们对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便是对他最大的鼓励和慰藉。这就是共产党员王龙。

来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供稿

100周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大庆之年。这一年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记。在卫生健康工作者当中,党员群体在科技攻关、治病救人、健康扶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始终冲在第一线,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联合推出“红色百年 · 医者榜样”系列专题报道,聚焦他们中的 100 位党员。

他们,也许是三甲医院院长、也许是学科带头人、也许是基层医院的医生,也许已到耄耋之年、也许风华正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都是医者榜样!我们通过记录他们的事迹,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卫生健康领域共产党员初心如磐、为健康中国奋斗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和平医院   仁心   长治市   长治   同济   初心   医者   疫情   医疗机构   共产党员   县级   基层   患者   百姓   能力   医院   健康   王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