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本文由森醇悦原创

首发于头条号:森醇悦

作者:俊茗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说到普洱熟茶,其实众多茶友并不陌生,普洱茶有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的区分,自然发酵指“生茶”,人工发酵是指有人工通过“渥堆”的方法发酵普洱茶,也被正式定为熟茶。准确地说到了1975年,普洱茶的人工渥堆发酵工艺研制成功,普洱茶在制作方面出现两大分支,普洱生茶的加工工艺、普洱熟茶的加工工艺;普洱茶这才有了生、熟之分。

直到现在普洱熟茶的发展已将近50年,在茶叶市场上也占据一定地位,被大多数人熟知并深受广大茶友喜爱,熟茶的消费依然是主流。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最为关注的点是健康,熟茶的核心价值则是健康。

与此同时,也迎来了茶友们对熟茶品质优劣的担忧!那对于我们最关心的品质问题,该如何判断熟茶品质优劣呢!

熟茶独有的的特质:汤色深红明亮,茶汤顺滑,浓稠、厚实、气韵足、体感强,具有独特的陈香、木质香、樟香等。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熟茶的品质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原料;

二、发酵工艺 ;

三、仓储。

相对于购买者而言经过渥堆发酵的熟茶,早已“面目全非”,通过看茶饼判断用料的优劣,着实难!也不宜给出太多评价,归根结底,茶好不好,还是要喝了才知道。对于开汤论茶,要从何下手才能判断出来,简单来说,就是“闻、赏、观叶底”!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一、闻:闻香,香气是茶内含物质的表现。

1、 闻干茶:可以辅助判断熟茶发酵、仓储、陈化的情况

轻嗅打开的熟茶茶饼,就能感受到茶散发出来的香气,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的茶通常是茶品品质不错的表现;好的熟茶会有着自然的熟茶香,陈化到位的则会有让人赏心悦目的陈香。如果茶品带着酸味、霉味、腥气等异味杂味的则说明茶品发酵不当、仓储不佳!这种气息闻起来是让人不太舒服的。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2、 闻茶汤:通过茶汤香气辨别香型、醇净度,可以辅助判断茶品发酵、仓储、内质、陈化。品质好、内含物质丰富的茶品,挂杯香会相对浓郁、持久、更为内敛。

可以闻公道杯的茶汤,杯中的茶汤,煎煮中的壶中茶汤,

还可以闻品茗杯、公道杯杯底的香气。盛着茶汤的公道杯,汤量多,香气相对集中,闻起来更明显,更容易辨别。入口前,茶杯靠近鼻腔,也可以感受香气的冲击。

普洱熟茶越陈越香是茶友普知的一个特点。发酵适度、仓储好的年份较长的陈熟茶,闻起来,陈香怡人、内敛,还会带着一丝丝甜。

用料一般、陈化时间短的普通熟茶,一般会有堆味,茶汤香气表现单薄。过度发酵茶汤会透着一股焦味,通常入口多半会有卡喉感!仓储不好,甚至有发霉的,茶汤会有霉味、酸味等让人很不舒服的气味。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3、闻叶底:出汤后,轻嗅盖碗、茶壶从而感受叶底的气息,这些香气从冲泡中的叶底中散发而来,是茶品内质的直观表现。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二、赏:赏汤,赏汤色、赏汤感、赏汤氲。

正确冲泡下的熟茶,汤色以红、亮、透为优,以黑、暗、浊为次。

汤感看起来要有浓稠感,而不能是清澈见底的滚汤。

有汤氲往往意味着茶汤丰富,但也不代表茶汤有十足好的表现。有些熟茶发酵不佳,虽然茶汤上也有汤氲,但是喝起来卡喉。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三、观叶底:叶底才是茶之源,所有的外在表现都来源于内质。

可以通过看叶底验证品饮过程中对茶品内质的判断,可以通过叶底的亮度、净度等来判断用料优劣、发酵是否均匀等。

看叶底的同时需要用手拿捏,感受叶底的活性和内质丰富程度。

原料品质不错、发酵工艺过关、仓储好的叶底摸起来会有柔软感,反之会有干瘪、刺手感!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熟茶品,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简单来说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茶之美,在于细节之美。森醇悦从原料上的精挑细选,到鲜叶采摘、制作工艺环节的严格把控,再到熟茶发酵过程中对工艺细节的把控,每一个细节都为保证一杯安全、健康、卫生的普洱熟茶。

喜欢我分享的原创内容,记得在文末点赞支持哦。

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有深度的普洱茶专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普洱   陈化   茶汤   霉味   酸味   普洱茶   优劣   不佳   公道   市面   香气   好坏   细节   原料   品质   自然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