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戴京璋

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中方院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

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视频加载中...

魁茨汀医院行医历程,艰难中发扬中医

2002年我受大学委派来到魁茨汀医院工作。来德之前,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内科肾脏病和糖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的工作。当时确实没想到会派我来,那时候国内的很多工作,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还有"十五”攻关课题等都是刚刚开始启动,都必须放弃。而且因为前任医生已经离开了,我必须尽快出发。我走的那天下午,5点半还在医院交待工作,晚上12点多的飞机就出发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九十年代初,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德国成立了第一所中医院,2010年医院挂牌成为北京中医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实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飞跃,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到目前为止,魁茨汀医院仍然是欧美国家唯一一所保险公司付费的、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中医医院。

刚到这儿来并没有太多不习惯,对我而言,在哪儿工作都是看病,没什么太大差异,只不过针对的病人不一样。在国内是中国病人,在这儿是德国病人。起初语言沟通的障碍确实是最大的问题,而且通过翻译,对病情有时候不像在国内了解的那么准确和全面。和德国医生的相处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德方院长从建院就开始在这儿工作,对中医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配合起来还是比较顺畅,对治疗方案各自有什么想法都会征求对方的意见,他们很尊重我们的意见,包括在西医治疗方面,激素、止痛药等西药的一些调整,都会征求我们的意见。

我在德国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规律,上午一般要查房,下午就是门诊,还有一些其他的事务性的工作。早上8点以前到,8点一刻开始查房,下午1点半正式接诊,可能要有两三个或者是四五个门诊的病人。另外还有在促进中德双方交流合作、医院教学、科研等的发展、人员的安排等等方面的大量工作及一些细节的工作要做。魁茨汀医院住院病人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特点。把中医的治疗和西医的治疗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是医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德国魁茨汀医院

最近这个病人蒂姆拉女士,原籍波兰,来德国已经20多年了,住院两周多,当时西医诊断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莱姆病,就是蜱虫咬了以后,疏螺旋体感染造成的,主要症状是周身疼痛。第二个问题是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第三就是糖尿病,曾经诊断是Ⅰ型糖尿病,使用过胰岛素,后来发现诊断方面有一些问题,排除了Ⅰ型糖尿病,服用降糖药治疗,入院前血糖控制的非常不好。综合她的症舌脉表现,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肝胃不和,我们使用中药、针灸、按摩综合治疗。现在疼痛有明显缓解,胃疼、胃胀、腹胀的情况也有好转,尤其血糖现在也控制良好,病人对我们的治疗效果很满意。

中医治疗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疗效是肯定的。来我们这的病人都是经过长期西医治疗,没有明显效果才来我们这儿治疗,一般病人的病情都比较复杂,好几种病集中在一个病人身上。再一个就是使用止疼药,做过多次手术,用激素的病人比较多,给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不像早期的疾病,治疗起来相对容易。所以我们能取得这样的疗效,确实不容易。对中医而言,疗效是核心,中医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疗效,有疗效,中医药才能被接受,没有疗效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和现实都证实了这一点。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中方德方医生同时给病人看病

中医学现在越来越被国外各界所接受,也是基于疗效。因此医院运行和管理虽然复杂,但必须要围绕疗效这个核心进行,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根本就是坚持以中医理论和观念为指导、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教学与科研也是一样,一定要保持中医传统和本色,为中医服务,不能像国外的中餐一样,为迎合西人口味而“变色”。许多病人都把我们医院中医药治疗作为最后的希望,为此我们必须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创新与发展,不断创造出奇迹!

除经济危机严重时期,魁茨汀医院病床使用率一直在95%以上;平均住院时间为25天,中药使用率为100%。05年门诊正式建成开业。临床上,克服了药物品种短缺、病人病情复杂等困难;使得住院病人临床主症缓解率达23%,显效率28.8%,总有效率75.8%。

魁茨汀医院的病人,来自整个德国,也有少部分病人来自其他国家,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捷克等等。来我们这治疗的病人各个系统的疾病都有,以前疼痛性疾病占的比例比较多,比如运动系统病,肌肉关节病,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关节病,还有风湿、类风湿,包括一些神经的疼痛,头疼偏头疼,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神经痛等,尤其在医院运营早期,疼痛病人的比例可能更大一些。现在来的病人病情就比较复杂了,越来越多的神经系统病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等;还有一些眼科病,皮肤病,呼吸系统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等,特别是心理精神方面疾病的比例都在增加。这些都是西医学的难治病,中医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更好结合点是发挥各自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可以说是从中国发源的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它为病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中国政府很支持这方面的研究,随着中医学的广泛传播,西方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那么从临床方面,实验方面,药物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如何从这些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进行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或者是找到一个更好的结合点,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对于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就我个人经验体会,肯定要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特别是对那些疑难杂症。

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这个问题已经探讨了很多年,怎么能找到更好的结合点?它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人,不同时期,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谁也不要贬低谁,或者过分夸大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西医认为中医没有用,其实是他们对中医了解不全面,甚至存在偏见。因此一些医疗管理方面的人员不让病人接受中医的治疗,不给病人提供保险公司付费等等。任何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局限性,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都有疗效。根据我在魁茨汀医院的实践经验来看,依靠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针灸、推拿多种方法互相配合,共同使用,身心同治确实是中医治疗疑难病的优势。将中医的优势和西医理疗等方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帮助病人最大程度地减轻病痛。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魁茨汀医院

我们还可以从目前东西方都比较关注的重大疾病,换句话对人类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入手,去开展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可以从怎么把它们更好的有机结合起来,更大的造福于人类这方面入手。我们现在也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也举行了一个研讨会,准备从代谢综合症、对糖尿病早期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入手来进行探讨。另外,对中西医结合疗效,在临床、实验和药物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就是要让所谓欧美主流西方国家的医学界,认识到中医学在这些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上的疗效和作用,能够对此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前面说过,在魁茨汀医院治疗的病人,大部分病程比较长,躯体的病会导致心理的病变,或者说病人可能开始就会有一些心理的问题,也会导致躯体的病变,就是说两者会互相影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除了要从躯体上进行治疗以外,还要从心理或者精神方面对病人进行治疗,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会有帮助,而中医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从营养学方面来说,德国的营养师,会从西医的营养学方面给病人提供一些建议,而我们的营养师还要学一些中医的理论,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的医生也会根据病人的病变情况就是我们中医辨证给出一些建议。比如血瘀的病人,我们就建议他要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运动,让气血流通起来。对于有热的病人我们会建议他不要吃辛辣、产生内热的食品等等,我们也会在查房的过程当中给病人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

中医取得疗效要坚持对中医理论与观念的传承和运用

取得疗效的一个方面还在于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如对中医术语,病人对中医学的一些词汇的含义可能不是十分了解,比如寒热,血瘀等,我们就会给他解释。比如寒,有外寒和内寒,外寒很容易理解,就是外在的自然界存在的这种寒,内寒就是因为内在的脏腑功能病变造成的,比如阳虚内寒。西方也有阴阳的概念,我们这样解释他们能够理解。对病人我们也会有一些讲座,介绍中医学的一些基本含义,比如气血、阴阳到底是什么,另外我们会提供一些书籍,方便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医,这本身也是一种传播中医的方式。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魁茨汀医院药房

另一个需要强调的是关于中医“整体观”和“形神合一”的问题。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由内在脏腑、组织及四肢百骸互相联系构成的完整的整体。人体和气侯、自然等也是一个整体,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因为自然界的变化,比如天气变化,也会影响机体;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南方北方气侯的变化,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查房

另外中医很多年以前就认识到情志的变化会造成一系列病变的发生,机体问题也会造成情志的变化,也一直都很重视情志问题的调理。中医对情志病的认识和心理学是两个不同的认识体系,实际内涵应该是相近的。中医更重视整体的调理,西医心理方面的治疗可能有一些针对抑郁或者其他精神方面变化的,它有它的针对性的治疗。中医主要是从气机的调畅方面来治疗,“百病皆生于气”。这些都是治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对这些病人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默契配合是中医院成功的不二法宝

医院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双方的良好配合。我和德国院长哈格医生之间就是一个实例。他在魁茨汀医院工作时间很长,从建院开始就在魁茨汀医院工作,对中医也有一些比较全面的了解,包括中国医生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治疗方法等等,所以我们沟通比较容易,它主要负责西医的诊断治疗和与保险公司的联系等方面的工作,我主要负责中国医生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确定,治疗方法的实施等等。我们俩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重面展开工作,配合也很默契。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魁茨汀医院病例库

目前医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务人员包括内科、针灸、推拿、气功医生;及药师、护士等。除中医团队外, 还配有西医医生、心理医生和治疗师、营养师、理疗师和翻译。患者主要来自德国各地,还有少量周边国家病人。中国医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住院病人的中医诊疗和出院病人的门诊复诊。

病人住院前要将病史、检查、外院诊断等资料先寄到医院。入院后,西医医生首先询问病史,然后在病人面前向中国医生复述病史、病症等情况,病人可以补充修正。中国医生再通过“四诊”采集相应的资料、舌脉等,做出中医辨证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中药、针灸、气功、推拿等);德国护士根据方案安排病人具体治疗计划,这些都是在中国医生主导下进行。日常中西医共同查房时间为每周三天(所有病人查一次);中德医生各自单独查房一次。每周每个病人查房2次,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及方药。当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医生问讯解决。中国药师负责煎煮中药,再由中国护士发药给患者服用。

中医在海外:戴京璋|中医如何走进德国医院

周边小镇

病人因为病程比较长,会造成不同程度心理方面的变化,也有一些比较严重,因为长期的躯体病变,狂躁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就是情绪比较压抑的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的病人比较多。躯体的病变,比如疼痛,头疼,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肯定会造成病人精神的变化,我们除了要解决他这个问题以外,在查房的过程当中,要在处方当中加一些调畅情志的药物。在查房过程当中对病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方面的开导,我们都是很重视的,中医历来都是这样,不光是要治疗躯体的问题,还要注意病人情志的变化。

西方国家的病人,第一次接触中医,最感兴趣和最想了解的就是中医的诊断,以及中医对他身体状况的看法,病人对我们说的他的舌象的解释,脉象的认识比较感兴趣,出院的时候还会问我中医诊断舌象和脉象的变化。诊断的过程,我们完全是按照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从病人的神色形态包括我们采集的病史,包括舌脉的诊查,综合来判断,完全是传统中医的方法。

纪录中医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公众号:jilu-zhongy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德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   医院   中医学   西医   中医药   躯体   疗效   中国   中西医结合   病人   疼痛   医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