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的诊断与治疗,受寒引发的疾病中医的诊疗方法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

有年冬天,气温特别低,很多人家里的水管都被冻坏了,我家厨房的水管也不例外,早上起来,看着被冻得严严实实的水管,老公一脸无奈。

我提来一瓶开水,慢慢地浇在被冻住的水管上,几分钟后,水开始慢慢地往外流,先是一滴一滴的,随后呈一条细线,然后慢慢通畅起来但随即我发现,水管被冻裂了,水不停地往外漏。没办法,只好换一截水管了。

于是,我请来了水电工,一边看他换水管,一边和他搭讪。

“没想到这冬天上冻如此厉害,好生生的水管都给冻裂了。”我感叹道。“这不算啥,很多施工工地,因为没考虑到热胀冷缩,工程建筑都能冻坏,这个问题施工时不考虑好,甚至桥梁都可以被冻断......”

修理好水管,送走管道修理工,我便思考同工人的聊天内容,国家每年因寒冷造成的损失都不少,作为一名中医,我更关心“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中医有六淫致病一说,寒邪就是“六淫”的其中之一,它不仅对大自然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它也是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受寒引发的疾病中医的诊疗方法

寒性收引,身体遇冷也会收缩

管道被冻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寒性收引”。

寒性收引,这是寒邪的特点。“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袭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收引”在人体的表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即横向收引和纵向收引。

“横向收引”就好比水管收缩变细了一样,人体受寒,经脉也会收引变细,影响气血的运行,出现局部经脉气血的不通,形成疼痛的表现,即所谓的不通则痛,这个很好理解。如上面所说的“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

“纵向收引”好比一段钢材,受冻后变短了一样,人体的经脉、筋骨肌肉等,受到寒邪的侵犯,也会收缩变短,如上面所说的“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冻疮是最常见的寒邪导致的疾病

寒邪伤人在临床上有没有呢?这样的病人常不常见呢?有,而且非常常见。

临床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冻疮,有些患者每年必生冻疮,从小到大,年年如此,其实这就是寒性收引,血脉不畅所致。

有些人会以活,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有的人生冻疮,有的人不生冻疮呢?

中医有句经典的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才是生冻疮的根本原因。

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正气不足呢?

“心主血脉”,当心脏阳气不足时,血脉运行不畅通,再受到寒邪侵犯,寒性收引,人体就容易生冻疮了。

所以冻疮的治疗要从“心”入手,“温”“通”是关键,有一味药材叫桂枝,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是治疗各种冻疮不可缺少的药材。

中医经典《伤寒论》中,记载又一个治疗血虚寒厥证的药方——当归四逆汤,主要用于手脚冰凉,舌苔淡白,脉象沉细或细而欲绝的人。它的组方是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

此方在配伍上,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是治疗冻疮的经典处方。冻疮初起之时,因寒性凝滞收引,可见局部肌肤苍白、冷麻、疼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水疱,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因为血虚寒凝是此方的适应证,所以治疗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有无溃烂,都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受寒引发的疾病中医的诊疗方法


祛寒的总原则——温补肾阳

寒邪伤人,除了冻疮之外,还有很多疾患,比如因受寒引起的头痛、腰疼,腿疼,阳痿,早泄,前列腺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肠道痉挛、女子痛经等。

治疗的时候,除了考虑心主血脉,我们还要考虑到肾阳,因为心与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源头,两者衰弱,都会引起正气不足,寒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褚寒收引,皆属于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肾阳虚的病人受寒后会腰部冷痛,有的患者甚至痛得直不起腰来,其实这就是寒性收引所致,通过服用温补肾阳药物,就可以治疗。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受寒引发的疾病中医的诊疗方法

温补肾阳的方法——服用桂附地黄丸、

温补肾阳的药物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合适呢?

一般情况下,肾阳虚衰的病人,服用桂附地黄丸就会有效,但如果夹有湿邪,形成寒湿腰痛,就需要在温阳的同时,配合除湿,病人可以服用独活寄生丸、天麻丸、木瓜丸等。

还有的阳虚引起阳痿早泄的,就需要淫羊藿,韭菜籽,鹿茸,等,

如果兼有脾虚,就健脾类的药。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受寒引发的疾病中医的诊疗方法

脾胃受寒的表现:腹痛、腹泻

脾肾阳虚的人,服用寒凉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告诉你,这是肠道痉挛。其实也是“寒性收引”引起的,只不过是表现在了肠道上,治疗起来也是“寒者热之”,服用散寒的药物,比如附子理中丸就可以解决问题。

颈部受寒的表现:颈部僵硬

有些颈椎病患者,平时摇晃脖子时咔嚓咔嚓地响,受寒后则颈部僵硬疼痛,好像落枕了,有些患者甚至描述为背部的筋好像变短了一样,抽得紧,抽得疼。其实这就是寒性收引的表现。

这样的病人,治疗起来其实很简单,《伤寒论》中的葛根汤,可以说是治疗颈部受寒引起疼痛不适的特效方,组方为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麻黄能够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因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此方时,要将麻黄去掉、如果怕风、无汗,可以换成荆芥,这样解表之力不减,而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的副作用也没有了。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受寒引发的疾病中医的诊疗方法


肩背受寒的表现:肩周炎

临床上有些小肠偏寒的人,小肠静脉不是很通畅,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背部绕行,如果稍稍受寒,经脉因寒收引,气血就会不通,人首先会感到肩背部疼痛,特别是手臂外后侧,但肩周炎的外展、上抬、内收等活动都不受限制,这是初期的表现。如果病情迁延日久,局部经脉长期不畅,再加上肩关节的活动减少,缺乏锻炼,就会导致肌肉粘连,最终形成肩周炎,也就是肩凝症,关节活动就会受限。

肩背部疼痛只是表现,内在的气血不足、肠道寒邪偏重、经络不通畅,才是发病的关键。

治疗上,可以先服用麻黄汤发发汗,散去体表之寒,疏通经络,等症状缓解后,再从小肠经入手,散去肠道寒邪(服用附子理中丸),才是彻底治愈的关键。

这样的患者,平时从饮食上要避免贪凉,多吃温性的食物。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已经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时,更要加强锻炼,将粘连的肌肉拉开,这样肩周炎才能彻底痊愈。

小腹受寒的表现:

女性月经期间,如果小腹受寒,影响了气血运行,就会表现为痛经。这也是“寒性收引”,只是表现在小腹,表现在子宫而已。如何治疗呢?

痛经的女性都知道,每次痛经时用热水袋暖一暖,就舒服多了,这就是“寒者热之”最简单的实践,用热水袋有效,用艾条熏烤自然也有效,用治疗仪电烤也自然有效!服用温性的药物呢?

男的小腹受寒,就会引起前列腺炎,时间长了,还以引起增生和肥大,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小腹和会阴部疼痛等。

许多痛经患者找中医大夫看病,中医开的方子大多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有没有效呢?有效!桃仁、红花这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用上,血脉通畅了,自然疼痛好转。但寒邪不散尽,下次月经依旧会痛,而且子宫内长期寒邪偏重,还容易长子宫肌瘤。其实治疗痛经最好的药物不是活物的药物,而是温经的药物,温性的药物用上,把子宫的寒邪除掉,痛经自然就好了。

实际治疗湿寒引起的前列腺炎也是一个道理,一般西医用消炎药,短时间是有效果,如果湿和寒不能排除体外,过一段时间还会复发。我一般采用温阳祛湿,配合健脾补肾效果还是挺好的。

三焦是人体肠道外的油网,上下连接着五脏六腑,三焦主水道,人体水液的代谢,与它的关系最为密切,当小腹受寒之后,膀胱周围的油网因寒而收缩,水道不利,水液就会积蓄下来,所以B超上看,盆腔会有少量积液。看到的是水,看不到的是寒啊!病人不适的罪魁祸首,就是寒邪,因其收引之性,故而得病。

治疗起来,散寒即可。这样的病人,我一般在药方上加小茴香,散寒行气,快的几个小时就能看到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医   麻黄   肩周炎   冻疮   经脉   经络   肠道   气血   小腹   血脉   水管   药物   病人   疼痛   人体   疾病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