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之儒家哲学思想的心理学意义


“天地之性以人为贵”见于《孝经》。《孝经》成书于秦汉之际,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天地之性以人为贵”的哲学思想,反映了春秋时期儒家思想注重发现人性的价值和意义,以此带动人性的解放,这在当时所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变革中,具有现实意义。在儒家思想中除了孔子在《孝经》中提出“天地之性以人为贵”,还有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都提出了相同的哲学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鲁国人,为儒家曾子、子思的门人。孟子主张人性善论,主要是从人与动物有别,人具备仁义礼智的善性角度阐释“人为贵”的思想;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人。荀子一向被尊为继孟子之后一代儒学大师,荀子主张“人贵论”,如《荀子·王制》中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此外,人贵论中的思想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尚书》中也有论及,如《尚书.泰誓》曰:“惟人,万物之灵。”儒家“人为贵”的哲学思想为儒家入世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失去了道家“畏天、敬地、爱民”的上古王道思想,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深陷社会名利之争;另一方面,若在治国安邦的实践中忽略自然规律的真实作用,盲目抬高人性的需求,就会带来人们对自然界的破坏,以及对其他生命的伤害。

“天地之性以人为贵”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影响着先秦医学的理念,如《素问.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中医心理学吸收了先秦儒家思想,提出“人贵论”作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之一。


中医心理学之儒家哲学思想的心理学意义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神藏于心,而脑为元神之府。

中医心理学 国家二级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儒家   哲学思想   孝经   荀子   孟子   心理学   中医   有气   先秦   尚书   人性   儒家思想   意义   思想   社会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