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真能防老吗?为什么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


一、孩子越有本事,父母越抑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位家长都有的共性,作为父母,没有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本事,能够独当一面。

人们常说: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

父母不仅给孩子童年时期的温暖,同时还在经济物质上给予全部的帮助。

等到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出来了,父母也老了。

实际上,父母照顾子女并非单纯的责任,也有“养儿防老”这一层意思。

说起养儿防老,不仅仅是在我国,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家庭都有着这种思维。

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馈机制:

父母年轻的时候抚养孩子长大,给孩子无私的付出,为的就是在自己老的时候,能够得到子女的赡养,从而安度晚年!

虽然这个反馈机制看似很美好,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一些家庭的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养儿真能防老吗?为什么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

首先,我们先看看看子女所谓“有本事”的定义是什么?

子女“有本事”无异于两点:一是有一份好的事业,二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伴侣。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自古以来,成家立业就是人生的两大要事。

许多人觉得认为:“立业”“成家”更加重要。

人们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本事时,最容易看到的,便是他的事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些能够把事业做强做大的人,思维肯定不一般。

事业心较强的人,会认为钱是万能的,他们认为维持好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经济基础。

他们的这种“务实”的观点便是唯物主义里面的“物质决定意识”在这类人心里,给父母钱便是对他们好,父母只要有什么经济方面的需求,他们都会义不容辞。但是,事业心较强的人,往往不会抽太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

这样一来,家中的老人物质条件虽然满足了,但精神层面的欲望却十分空缺。慢慢地,老人就会从最初对子女的思念、倾诉欲转化为抑郁、焦虑

养儿真能防老吗?为什么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

第二点,成家。

子女到了一定的年龄,便要成家了。

父母在子女成家之前,会仔细给子女物色好对象,判断对方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同时给出子女意见。

但是,越有本事的孩子越不会听从父母的安排,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当父母与子女的想法发生对立,双方就可能爆发矛盾与争执。所谓“孝顺”,许多子女都只做到了“孝”而忽略了“顺”

孝本身不是问题,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顺才是难点

举个例子:

小美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母亲走得早,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从就对小美严加管教,小美也表现得十分的优秀。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小美大学考上了重本大学,并且顺利研究生毕业。

研究生毕业后的小美也才23岁,正值青春年华,不仅学识丰富,而且还相貌姣好,是无数男生心中的女神。

毕业后,父亲就张罗着给小美介绍对象了。

养儿真能防老吗?为什么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

父亲对小美对象的要求十分严格,他认为一定要找一个配得上自己女儿的成功人士,学历至少得是本科以上。

当小美将自己在社会上认识的一个带点痞气的男友带到父亲面前的时候,被父亲大骂了一顿。

父亲觉得小美初中文化的男友根本配不上她的女儿,便让他们分手,神仙情网的小美不肯,于是和父亲展开了冷战。

后来,父亲直接断了小美的生活费,逼她放弃男友。但是小美怎么也割舍不断自己的感情,甚至用自残的方式威胁父亲。

父亲被小美气出了心脏病,送去医院抢救。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子女的优秀往往容易让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更高。

一旦子女的想法与父母背道而驰,双方就容易爆发激烈的矛盾,从而造成父母的心理创伤。

所以,在一些家庭中,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有不少的家庭,子女既有出息,父母过得也很舒坦。

养儿真能防老吗?为什么子女越有本事,父母过得越抑郁?

二、如何避免让父母抑郁?

抑郁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它以长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长期的抑郁会让人变得冷漠、悲观厌世,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企图。

而老年抑郁症的危害更加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

那么,如何避免让父母抑郁呢?

1、多与父母沟通

年纪大了,自然容易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父母也会像小孩子抑郁,对我们产生依赖性。

如果子女常年在外打工,陪伴父母的时间就会减少,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思念和担心,也容易转化为抑郁症。

人们常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没有什么事是通过沟通解决不了的”,虽然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一些代沟,但并非无法逾越。我们应该多站在一个老人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

无论是常回家看看还是打电话,向父母互诉衷肠,多多和父母唠唠家常,关心关心他们,也能缓解老人在这方面的抑郁情绪。

2、给父母找点事做

抑郁往往是和无聊相伴相行的,老年抑郁症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生活无趣,父母退休后,往往就有大把的时间闲着,没什么事做。

如果天天待在家里,难免会胡思乱想,出现无聊、焦虑、以及抑郁等情况。

如果子女能够给父母找点事做,不但能够缓解抑郁和孤独,同时也能让老人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样不仅缓解了父母的抑郁,同时还会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的负担,并扩宽家中老人的人脉,一举三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抑郁   子女   养儿防老   父母   事业心   经济基础   物质   想法   父亲   男友   老人   对象   事业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