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淫痹中的燥痹是咋回事?

深秋雨水变少了,空气中湿度降低,人人们就感到皮肤干燥,嘴唇干燥甚至嗓子也干燥。这就是秋燥。秋燥最易伤肺,干咳的人增多就不足为奇了。今天上午来一个四十多岁病人,他不仅皮肤干燥、嘴唇眼睛干燥,最难受的双膝双手关节疼痛,别的地方疼痛轻一些,这样已经两年多了。现在已经两眼模糊,办事急躁。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他这是明显的燥痹。

那么什么是燥痹呢?

燥痹是以燥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枯削疼痛、孔窍干燥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风湿病。

五淫痹中的燥痹是咋回事?

一、燥痹的由来

古代医籍中虽无燥痹病名,但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素问·痹论》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燥能致痹或者燥是痹的表现之一,虽未展开论述,但其意已在其中。后世医家对燥邪致痹也有论述,但多归属于燥病论治。燥痹之名,首见于《路志正医林集腋》。

二、燥痹有何临床特点?

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描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录有“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等燥象现。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论的“精极”与燥痹相似,如:“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而无明,齿焦而发落。”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是对燥邪致病及临床表现的总概括。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说:“《内经》之‘燥热在上’…先伤肺津,次伤胃液,终伤肝血肾阴,故口鼻眼干。”

三、病因病机又如何呢?

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首先提出“燥毒”之论,指岀燥盛不已,蕴酿成毒,煎灼津液,阴损益燥。明清以后,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对燥邪致病又有了较深的认识,如明李梴《医学入门》说:“燥分内外,外因时值阳明燥令……内因七情火燥,或大便失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室竭精,或饥饱劳逸损胃……皆能偏助火邪,消烁血液。”张介宾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燥邪之气虽属外邪之类,但有阴阳之别;从阳者因于火,从阴者发于寒;而热则伤阴,必累及于脏,寒则伤阳,必及于经。清·喻昌认为“燥之为病,内感外伤宜分”,明确把内燥和外燥区别开来;并在《医门法律》指出:“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于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说:“燥之为病,皆阳实阴虚,血液衰耗所致也。”林佩琴《类证治裁》指出“燥有外因、有内因。因乎外者,天气肃而燥胜,或风热致气分,则津液不腾因于内者,精血夺而燥生,或服饵偏助阳火,则化源日涸。”王孟英从五气方面对燥邪进行论述。石芾南在《医原》中立“燥气论”专篇,首次为内燥立论,并详述内燥之病因,一是“阴血虚而营养乏资”,二是“气结则血亦结,血结则营运不周”。近代学者也多主张以“内燥”立论,认为虽以燥为其证候特点,但其本质为阴虚津亏。对其病因的研究有燥毒危害论、阴虚津亏论、气虚失运论、瘀血阻络论等。

四、治疗方面有何认识呢?

其实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提出“燥者濡之”、“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甘苦”,后人多宗此旨。刘完素创立麦门冬饮子以治之。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燥有表里之不同》中说:“盖燥盛则阴虚,阴虚则血少……此燥从阳化,营气不足而伤乎内者也,治当以养营补阴为主。”所以,燥邪非独伤津,亦伤营血,治燥者,非独养阴,亦当养血。喻昌根据刘河间“风热胜湿为燥”的理论提出了辛凉甘润之法,代表方剂为著名的清燥救肺汤。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说:“燥在上必乘肺经,故上逆而咳……燥于下必乘大肠,故大便燥结。然须分邪实、津耗、血枯三者为治”,认为燥当从血论治,从瘀论治。叶天士提出“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慎勿用苦燥之品,以免劫烁胃津”,给后人以深刻启迪。吴瑭言:“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现代学者常以滋阴生津为治疗大法,佐以清燥解毒、益气生津活血通络等法。其中路志正提出:“外燥之痹多兼风热之邪,其治当滋阴润燥,养血祛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无明   河间   素问   津液   精血   外因   内经   内因   生津   滋阴   病因   大便   论述   干燥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