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肝癌(1.4版)

(一) 肠肝轴:

从生理学角度看,肠肝轴是肠道菌群与肠道外器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之一,它代表了肠道和肝脏之间功能密切的双向交流。

众所周知,肝脏不仅不断暴露于消化和吸收的产物,而且还暴露于各种肠源性因子,包括细菌和细菌组分,比如脂多糖。肝门静脉是由消化道的毛细血管汇集、从肝门处入肝的一条粗大静脉。肝门静脉系统定义了肠肝轴并强调了肠道与肝脏之间密切的解剖和功能相互作用。生理上,肠肝轴保护宿主免受来自肠道的潜在有害和有毒物质的伤害,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当肠道屏障被破坏并表现出通透性增加时,肝脏就会自动暴露于来自肠道的许多有毒因素以及肠道细菌。肠道菌群失调将进一步放大这些过程。


(二) 肠道细菌与肝癌:

肝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肝癌患者的粪便菌群多样性明显下降。与无肝癌的肝硬化患者相比,肝癌患者的粪便中拟杆菌、瘤胃球菌、肠球菌、考拉杆菌和颤螺菌的丰度增加,而双歧杆菌和布劳特氏菌的丰度减少。双歧杆菌或布劳特氏菌等抗炎症细菌的缺乏会加重肠道和肝脏的炎症反应,导致肝癌的发展和进程。

所有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利用益生菌调节肝硬化患者和高肝癌风险的患者的肠道菌群,可以降低肠道通透性,抑制菌群介导的肝癌发生过程。2016年,一项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研究证明,特定的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肝细胞癌的生长速度,肿瘤的大小和重量减少40%。益生菌可能通过减少Th17细胞从肠道向肿瘤部位的招募和血浆中促血管生成的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在另一个致癌物诱导的肝癌动物模型中,使用抗生素减少血液循环中的细菌内毒素的水平可以阻止肝癌的生长。2018年,Science发表文章揭示:肠道菌与肝脏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存在关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调控因子。发现梭状芽胞杆菌会控制小鼠肠道内胆汁酸的代谢,并逐步影响CXCL16的表达、NKT细胞的累积以及肝癌细胞的生长。

这些研究表明,利用抗炎症的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可以阻止细菌易位和内毒素的吸收,并且可能阻止肝癌高风险的患者(比如肝硬化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肠道   肝癌   门静脉   内毒素   球菌   肝硬化   粪便   杆菌   肝脏   通透   细菌   肿瘤   患者   细胞   生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