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当可止处

——人生边鼓(62)

止当可止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刚二十出头,按理说正是血气方刚、激扬文字的年龄,却突然对庄子、老子感起兴趣来。本市的著名文人汪天民老先生来访,见我正读砖头般的《庄子集注》,颇为惊诧:“你这样的年纪怎么读起庄子来了?”我当时没领会他的意思,就说:“我是瞎看一气”。汪老先生的意思是说,像我这种年龄,不该看这些出世的书。也确实,就在这“瞎看”之中,不知不觉受了熏染,言行举止之中也透出几分“超脱”之气来。记得当时有位年长于我的朋友要我给写幅字,我就写了八个字:“激流勇退,见好就收”。朋友还真的把它挂到了办公室里。后来,被一位领导看到了,皱着眉头斥责这位朋友:这是写的什么呀,快弄下去。我听说后大笑不已,心里却颇有几分不以为然。

事隔多年,在潜移默化间,不知不觉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都有了很大改变,想起年轻时的事情,甚至有些隔世之感。惟独对于“激流勇退,见好就收”几个字,却始终念念不忘,难于释怀。这么多年以来,真正的出世我做不到,但受它的影响,生活中有一点超脱感却是真的。当然,这其中有利,也有弊;有得,也有失。好处是坚持这一点,可以活得超脱一些,自在一些,飘逸一些;不好的是放弃了许多图谋功名的机会。到眼下许多同龄人已是功成名就,我却至今“一无所成”,却还在以“仕途无心,事业无望,挣钱无术”,自号“三无主人”而窃窃自喜呢。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指责我不该用这些老气横秋的东西来影响这些年轻的少男少女;其实,我自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也一直是忐忑不安的。我真的怕我的话会影响他们的向上、进取,早早地被磨平了棱角,变成一个个未老先衰的“小老头”“小老太太”。我心里感到踏实的是,我的儿女都是有主见的孩子,像女儿说的,对我的话不会不听,也不会全听。当你一旦头脑发热的时候,权当一副清凉剂就是了。总之,虽然我不主张他们过于世故于圆滑,但我认为,生活中有一点超脱感总是有益的。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功到多高方为“成”,名有多大可谓“就”呢?成了还想成,就了还想就。人就是在这死追苦缠中熬过了一生。可是不论是高官权贵,不管是草介之民,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地走向死亡。正象电视剧里一位人物说的,“那(坟墓)才是你永久的家呵!”

可是,要想“激流勇退,见好就收”,又谈何容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往往是为名利推着,或清醒,或浑沌地向前走去。激流中抽身,殊非易事;见好就收,可谓难哉!可是难,并非不可企及。起码,活得超脱一些总是可以的吧?我想,只要看清了,想明白了,再做起来就容易了。

看清了,就是官腔里的要“认清形势”。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然,对何为“时务”也是见仁见智的事。你只要认清这个“势”是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利则进,不利则退,不要死乞白赖,不要死追活缠,行当可行处,止当可止时,此谓之“见好就收”也。“想明白了”,就是说自己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到什么程度,官当多高,财发多大。名利都不是不可追求的事,但不受其累则应是最起码的底线,此可谓之“激流勇退”矣。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起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正象   清凉剂   隔世之感   死乞白赖   欲壑难填   见好就收   这一点   激流   庄子   超脱   名利   老先生   俗话说   不利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