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长夏这个季节,人很容易疲累,总觉得浑身发沉,提不起精神。因为夏天是暑湿泛滥的季节,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就像一个倒扣的大蒸笼一样,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即便是正常人也会觉得周身沉重 ,昏沉沉的。湿气在身体里淤积久了,就变成粘稠的痰,进而升级为痰湿。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当然,除了外因,还有内因。对此中医有很好的解释:脾主运化,脾虚往往就是运化无力,运化无力就容易生痰生湿。

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中医有一个很好的方子,叫升阳益胃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东垣生活在战乱的年代,当时的人们流离失所,饥不饱食,很多病都是由此而生的。李东垣深感百姓疾苦,他总结出了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李东垣认为脾胃为五脏六腑的中心,任何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脾胃的调理,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脾胃论》,书里记载的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等,每一首都是传世名方,难怪后世说:“外感法仲景,内伤从东垣。”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升阳益胃汤:黄芪30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独活9克、防风9克、白芍9克、羌活9克、陈皮6克、茯苓5克、柴胡5克、泽泻5克、白术5克、黄连1.5克。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药同用,就是大名鼎鼎的补气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四味药材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正应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名为“四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味黄芪,补气的作用得到加强,中医上有一句话叫气虚莫少,就是说治疗气虚,黄芪是必不可少的。

补完气还要补血,气和血是互生的,气生血,血养气,好像八卦图中的阴阳鱼,气和血也是这么抱在一起的。

补血用哪味药?白芍。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白芍能收能补,它能把血收起来,能把血补足。防风、羌活、独活都是风药,主要是祛湿的,你看物品靠近低洼之处,是不是就容易潮湿发霉,长苔藓,你把它放在干爽、通风的地方,霉菌消了,苔藓也不见了。这叫风能胜湿。羌活和独活又是风药里的悍将,将军所到之处,敌人无不闻风丧胆,溃散而逃。羌活加独活,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能将周身上下多余的水湿消除殆尽。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李东垣尤善使用风药,他说:“风者,春也,木也,生发之气也。”从这个角度来用风药,不仅可以祛湿,还能升阳。比如,柴胡。柴胡秉春气而生,春天一到,它就从地下冒出头来,扶摇直上,它是春令,是春的使者,带有一股生发的、向上的力量,所以柴胡的药性是往上走的,能把脾胃的清阳之气往上宣发。泽泻这名字,听上去好有气势,像那个河泽一样,一泻千里。泽泻利水湿以降浊阴,古书上说,泽泻,人服食后,感觉到能行水上,日行百里,身轻如燕。这是形容人体水湿清走后,那种轻松畅快的感觉。陈皮,气味特别清香,中医认为香能行气,气行则湿化。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半夏这个药很神奇,它是化痰神器,很多化痰的方子中都会用到半夏,人体的痰湿就像黏在碗筷上的油腻一样,半夏就像清洁剂,一去到体内,那些痰浊就会化开,像清洁剂一去到碗里,油星就会溶解。黄连味苦,有多苦呢?名列四大苦药之一,苦到能让你皱眉头,民间也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苦味药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消火清热。所以身体有点儿热气了,口舌生疮了,最简单的办法,黄连泡点茶喝下去,就舒服了。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金元名医妙方,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


黄连清火的力量特别强,就像大炮打蚊子,一击必中。所以要注意这里一定得是实火,不能是虚火,否则你用黄连这把铁榔头反反复复地往下锤,很容易锤伤脾胃。黄连得柴胡,可引药上行;柴胡得黄连,可防止升发太过,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最后再加点姜枣培补一下中焦。升阳益胃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不化、阳气不升之证,服药以后可以稍微运动运动,古人讲,每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不是没有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脾胃   湿热   羌活   泽泻   白芍   半夏   白术   柴胡   独活   补气   方子   陈皮   黄芪   黄连   金元   内伤   妙方   名医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