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南方叫中医为“郎中”,北方称中医为“大夫”?你知道吗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仁心仁术”的象征,所以才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对于医生这个职业,虽然在古代地位不是很高,但是在民间却是对医者“感恩戴德”,很多家庭的孩子要是无缘科举,就会把学医作为孩子的第一备选,除非孩子十分不愿意。也就是说,在古代,无缘仕途的人,大多数都会把学医作为仕途的延续。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从古至今,对医生的称呼,才别有韵味。

自古以来,对中医医生的称呼有很多种,不过,最常见的有两种,也就是北方常叫的“大夫”,南方常叫的“郎中”。“大夫”和“郎中”这两种称呼,其实最早是一种官名,并不是一开始医生就有这样的称呼。现代很多人称所有医生都叫“大夫”,其实大夫在古代是专指“中医”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这还得从中国传统文化说起。早在春秋时期的《国语》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这就是秦汉以前,中医在史学家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医生”与“宰相”可以并举。

为何古代南方叫中医为“郎中”,北方称中医为“大夫”?你知道吗


大夫,其实最初是一种地位极高的官员,在古代诸侯国里,君主之下设置的有“卿、大夫、士”三种级别,而秦汉以来,大夫虽然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属于高阶范围,比如御史大夫、光禄大夫。为什么古代中医被称为大夫呢?其实这与宋代重视医药有关系,宋徽宗年间,在重订官阶的时候,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官阶,于是中医医生被称为大夫就正式开始了。不过这种叫法只在北方流行,而且医生的“大夫”与文武官员的“大夫”的读音不一样,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为何古代南方叫中医为“郎中”,北方称中医为“大夫”?你知道吗


郎中,在古代也是一种官职。早在战国时,郎中是宫廷侍卫。汉代时,郎中则是一种官员,地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不过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其实也是始于宋代,相传在北宋时期,有一个“斜杠青年”名唤陈亚,他既是诗人、收藏家,但他还是身居“郎中”的官员,更奇特的是,他还是御医,他不仅深受皇帝喜爱,还写得一手好“药诗”,能够十分熟练的将中药名写进诗歌或者对联中,在南方深受初学中医的人士喜爱,所以,在南方便把身居“郎中”官位的陈御医,称之为“陈郎中”,也因此,南方便用“郎中”来称呼医生。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何古代称中医为“大夫”或者“郎中”的原因了。那么,这个背后蕴藏的真意究竟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医的地位一直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文人墨客眼中,就连“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作者司马迁,都专门为医者写过传记,此乃其一。在古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很多内容与国学是相互渗透的,古代的中医,大多都是很有文化的,这样称呼其实是读书人的一种内涵表达,此乃其二。

为何古代南方叫中医为“郎中”,北方称中医为“大夫”?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郎中   大夫   官名   官阶   中医   古代   御医   医者   仕途   秦汉   宋代   官员   地位   医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