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病绝招005洪哲明②:杂病泛用控涎丹病案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洪哲明杂病泛用控涎丹的心得体会,本篇我们通过2个医案来具体学习一下。

一、胃脘痛

李XX,女,45岁。1960年10月2日就诊。

胃脘疼痛十余年,每因进食生冷或恼怒抑郁而复发。吞酸嗳气,痞闷纳呆,屡治罔效。近半年疼痛发作频繁、剧烈。饮食日减,明显消瘦,有时大便黑如漆。某医院怀疑为“胃癌”。近一月病势又增,胃脘胀满,功痛不止,时有呕吐,以为不治。诊见:羸弱神疲,面色晦滞,苔白滑润,脉细涩。胃气失降,聚浊生痰,痰气交阻,胃腑血瘀,痰瘀互结。虽羸弱神疲,亦不可滥用培补,唯逐瘀涤痰,方可和降胃气,正气尚支,但用无妨,投控涎丹1丸。

服药后,泻下稀水约1痰盂,且夹有红白秽滞之物。胃脘稍舒,欲进食糜粥,翌日又服控涎丹1丸,泻下已少,仅为秽滞之物,胃已不痛,胃纳亦增。十余日后,又觉胃脘满闷隐痛,再服控涎丹而解。佚后,又间断服用控涎丹40余丸,诸症悉除,身体康健,迄今20余年,终未复发。

按:洪氏认为:胃脘久痛,痰瘀胶结者居多。肝气犯胃,气郁生痰;胃火灼津,则生痰热;食滞胃脘,有碍运化,亦可聚浊成痰,此皆实证。其源于虚者,多为中焦阳气不足,水谷精微,化失其正,亦聚饮成痰。痰湿阻遏,胃络气滞,瘀血内阻,势必致痰瘀胶结。对于胃脘久痛,无论虚实,有痰瘀之见证者,洪氏皆用控涎丹攻逐。六腑以通为补,胃气得畅,则精微得化,疾病得愈。

二、产后肿胀

王X,28岁,1978年5月19日诊。

分娩前周身微肿,今分娩已逾旬日,身肿尤甚,下肢按之陷指。腹膨隆如鼓,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呕吐频繁。恶露量少,少腹疼痛,尿少不畅,虽迭进宣肺利水,温肾消肿、益气化瘀之剂,寸效杳然。询问病家,素不喜饮,时肠鸣漉漉。脉沉,苔白厚腻,舌质隐青。显系瘀血痰饮搏结于内,以致三焦气化失调,予控涎丹攻逐之。

服药一时许,腹痛更衣,大泻污秽积水,恶露亦行,紫黑多块。喘促渐平,夜能安卧。两日后,肿胀十减七八,呕止。继以益气化瘀剂调理数日而安。

按:素有停饮,经气失畅,继恶露不行。瘀血内停,水饮难以消融;痰饮滁留,瘀血更易结踞。丹溪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若不讯除,久则势必棘手。寻常平淡之剂,难奏速效。况今尿少浮肿,腹胀气逆,喘促难卧,不容缓图。洪氏有胆有识,投控涎丹攻逐,饮逐痰消,气畅病愈。若拘泥于产后忌用攻伐而收手,岂不偾事?(单书健)


【参考文献】卢祥之编著. 名中医治病绝招[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1988.12:6-7.

本文摘选自卢祥之编著的名中医治病绝招,198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谢谢。

弘扬中医药传统精粹,传播正能量古今智慧!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分享,以帮助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绝招   病家   宣肺   有胆有识   中焦   病势   紫黑   泻下   病案   精微   羸弱   产后   日后   频繁   疼痛   中医   瘀血   洪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