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已有研究表明身体活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是它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不太确定。房颤的疾病负担在过去的30年里显著增加,而有很大一部分心律失常是由房颤所引起的。

为评估身体活动与房颤、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者基于UK Biobank队列对40万余参与者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incident arrhythmias in 402 406 inpiduals: evidence from the UK Biobank cohort》。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研究目的

评估不同身体活动水平与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在基线时有402406人(52.5%为女性,年龄40-69岁)完成了身体活动评估,对这群人进行随访调查,随访时间为280多万人年。通过入院和死亡报告来确定调查对象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的发生。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以每周身体活动水平为0 梅脱-分钟 为参考值,评估身体活动水平分别为每周500、1000、1500、2000、2500和5000 梅脱-分钟,调查对象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

研究结果

1. 每周身体活动水平在500-1500梅脱-分钟的人房颤发生风险较低,而且在女性中表现更明显,但是每周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到5000梅脱-分钟时,男性房颤发生率增加12%。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2. 每周身体活动水平在500-1500梅脱-分钟的人心律失常风险较低,而且,每周身体活动水平达到2500 梅脱-分钟也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3. 没有未观察到身体活动与心动过缓之间的关联。

注:梅脱,又称能量代谢当量,是以静坐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是评价运动强度的标准指标。梅脱值越大说明运动强度越大,1梅脱的活动强度,大约相当于健康成年人的基础代谢水平。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身体活动(500-1500梅脱-分钟/周)的人发生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低。

提示和建议

生命在于运动。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天天运动、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鼓励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动。推荐成年人每天进行至少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最好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多运动多获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尽可能培养"少静多动"的生活习惯,如步行、上下楼、骑车等。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指诸如散步、慢跑或其他能够使心跳、呼吸加快,代谢加速的运动,每次活动至少应达到10分钟,才能更有效地产生健康效益,以每天坚持为佳。

当然,一天中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Elliott AD, Linz D, Mishima R,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incident arrhythmias in 402 406 inpiduals: evidence from the UK Biobank cohort. Eur Heart J, 2020, 41:1479–1486.

[2] 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12,34(02):105-110.


撰文 | 马博士健康团 周明珠硕士生

指导 | 马冠生博士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心律失常   中国科协   风险   神经系统   中国   强度   能量   心动   博士   身体   营养   水平   发生   关系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