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脏腑,治神大法

黄贵生老师笔课:

睡眠的问题。从神,魂,魄,意,志上来考虑。

医家有云,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

倘若神不归心,魂不归肝,魄不归肺,意不归脾,志不藏肾,这个人就会睡不好,以至于失眠。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灵枢。本神。

不论是任何病,都可以归咎于神,魂,魄,意,志等的受伤。这个是古派里头的治神的大法。

《灵枢经》第八篇,本神里头,讲得很清楚。

五脏各有所藏。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治神大法,都在这里了。

诸位。这个大法,不仅仅是用来治失眠的。还用来治各种各样的病。

所以上医治神

我们先讨论用五脏各有所藏这个思路来治疗失眠。

倘若病人入睡困难,转辗反侧不能入睡,这个是神不归心。这个要从去治。

如果病人入睡了,但是乱梦纷纭,这个是魂不归肝。要从论治。

倘若病人入睡难,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不能入睡。这个是意不归脾。要从上论治。

倘若病人睡的浅,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醒的。这个是魄不归肺,要从上论治。

倘若病人一大早就醒,然后再也不能入睡,这个是肾不藏志,要从上论治。

这个是治神的思路。反过来。倘若病人的脏病了。我们可以用治神的方法来治脏病。。。。。神不归心。

比如你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听着听着,你去想着别的事情了。跑神了,听而不闻。

明明耳朵的门道是开着的。心不在焉。

这里讲的是古派针法里头治神的思路。

治睡眠是一个例子。

比如肾坏掉了,你去在肾上面捣鼓。象西医那样洗肾。最后就是肾越洗越小,然后没有办法了。割掉,换一个肾。

用治神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志,肾气,肾精,有什么关系呢。

睡眠与脏腑,治神大法

跟肾有关的穴位:命门,肾俞,志室。

精,气,神

肾气养志。道家说,练精化气,练起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入道。

这个是中国文化里头的。化,转化的过程。

精可以化气,气可以化神。

反过来。神可以化气,气可以化精。

道家说顺则成人,逆则仙。

修道,修仙是一个逆反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大法   睡眠   听而不闻   肝气   针法   流气   医家   精舍   归心   脏腑   道家   不利   病人   思路   不安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