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剑术四境界对于学中医的启发

在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当中,有一个传说中的高手独孤求败,其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俯首,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金庸 《神雕侠侣》

独孤求败剑术四境界对于学中医的启发

配图而已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剑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 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杨过心想:「这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啷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於是再俯身拿起,这次有了防备,拿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见那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剑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灵便?何况剑尖剑锋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那知拿在手中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後,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独孤求败剑术四境界对于学中医的启发

配图而已

概括起来讲:独孤求败的剑冢埋的是其一生不同年龄段用过的几柄剑:

1、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闪闪的无名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成年前用它可以和河朔群雄争锋。

2、第二柄是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因为误伤义士不祥,此剑已被弃之深谷,故不在剑冢。

3、第三柄是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 下。外表黑黝,剑身深黑之中隐隐透 出红光,三尺多长,共重九九八十一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似是个半球。

4、第四柄是柄已腐朽的木剑,四十岁后,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联想到学中医时,也是如此:

初识仲景,粗通经方,略得小效,以为天下无敌手,处方生猛辛辣,胆识有余,经验不足,一腔热血,满腹孤勇,竟也闯得一番口碑;

口碑日久,渐生傲意,用方随意,读书疏懒,日渐闲散,如软剑一般,轻巧有余,失于精诚,故或有失手,后悔莫及,久定思动,开始广求方书,多方尝试,看似花哨,样样精通,其实,样样稀松,却无定见;

进一步精进,发现还是遵循中医经典为好,多易必多难,大巧若拙,大巧不工,仍然是经典经方,毫不加减,看似呆板,实则灵活;

进一步精进,发现慢慢窥得中医之门径,药乃兵器,发挥功用的是人,人神窍志开,心意畅达,则飞花摘叶,皆可入药,随拈几味,闭门造车,出则合辙,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这和,看山是山,等等境界,其实是一样的,吾辈中医人,共同努力,传承中国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独孤求败剑术四境界对于学中医的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独孤求败   石片   中医   重剑   义士   无坚不摧   剑术   深谷   紫薇   小字   石刻   凌厉   群雄   不祥   草木   启发   沉重   境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