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怪病多痰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出处

“怪病多痰”是中医临床的一句谚语。

分析

古代医家所知的怪病,临床表现一为繁杂多变,一为怪异奇特;一者多无形可寻,以功能性疾病为主,一者多有形可查,以实质性疾病为主。临床一些“怪病”,即一些病情错综复杂的病证,因病机与痰有关,其症状或可见有形之痰,但以无形之痰居多,存在于人体的脏腑、肌肉、经络、肌肤、关节之间, 无处不在,故有“怪病多痰”之说。

痰邪引起的疾病涉及现代医学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临床上,痰证的表现多属急、大、 危、奇之证,文献也记载“百病兼痰”“百病多由痰作祟” “一切怪病多生于痰”等。


痰和饮的概念做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痰继发的病证很多,且多复杂,故有“因病生痰,因痰致病”“痰之为病,变幻百端”“顽痰出怪病”“怪病治痰”“痰为百病之母”等说法,

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所载:“人自初生,以至临 死,皆有痰。”

明·龚廷贤谓“一切怪病,此皆痰实盛也”。

明·缪希雍云:“种种怪证,皆痰之所为。”

清·张秉成日:“痰为百病之母,奇病怪证,皆属于痰。”

岳美中亦谓:“痰生百病,怪病成于一痰。”

《类证治裁》云: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李时珍在《濒湖脉学》 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灾”,高度概括了痰病的广泛性。


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怪病多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李时珍   怪病   石家庄市   奇特   医家   广泛性   河北省   脏腑   源流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经络   谚语   中医院   中医药   性疾病   知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