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释药——羌活以及羌活的现代临床应用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羌活《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性能】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

【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尤为适宜,常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解表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若风湿在表,头项强痛,腰背酸重,一身尽痛者,可配伍独活、藁本、防风等药,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2.风寒湿痹。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常与其他祛风湿、止痛药配伍,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常与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如蠲痹汤(《百一选方》)。若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可与川芎、白芷、藁本等药配伍,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羌活的现代临床应用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β-谷甾醇、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胡萝卜苷、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等。

2.药理作用: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水溶部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

3.1治疗白癜风:羌活90g,当归60g,赤芍60g,旱莲草90g,熟地黄60g,制水泛丸,为1疗程。每次服9g,日服两次,治疗白癜风每获良效(中医杂志,1999, 40(9): 519)。

3.2治疗顽固性痛经: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伍用羌活,取其通行血脉之功,治疗顽固性痛经,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医杂志,1999, 40(10): 583)。

3.3治疗丛集性头痛:重用羌活治疗丛集性头痛,疗效显著。组方:羌活30g,附子10g,延胡索12g,川芎15g。如顶枕部疼痛甚者加吴茱萸、鹿角霜;额颞部痛甚者加柴胡,眼眶痛甚者加白芷(中医杂志,1999,40(9): 518)

3.4外敷治疗肛门瘙痒:用羌活、吴茱萸、川椒各20g,薄荷15g,研细末,与鲜仙鹤草(根部幼芽)捣烂,用纱布包,外敷治疗肛门瘙痒有效(中医杂志 1999,40(9): 517)。

3.5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羌活50,白鲜皮30,水煎2次,每日早晚熏洗坐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10日左右病人基本恢复正常(中医杂志,1999.40(10):584)。

36.其它,羌活还可用治早搏、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肾炎水肿、癫痫、颈椎病、白带过多、产后阴肿等病。

药师释药——羌活以及羌活的现代临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羌活   藁本   丛集   吴茱萸   挥发油   川芎   白芷   顽固性   止痛药   风寒   药师   头痛   疼痛   中医   作用   杂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