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释药——白芷、白芷配伍以及治疗现代疾病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1.白芷《神农本草经》

1.1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习称“杭白芷”和“川白芷”。

1.2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之功效。

1.3应用:(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3)鼻渊。(4)带下证。(5)疮痈肿毒。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1.4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2.白芷配伍

2.1.配白僵蚕:

二药相配,相辅为用,祛风止痛功著,为治风邪上袭阳明所致头额、眉棱骨作痛的常用药对。

2.2.配防风:可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鼻塞等证,对于风寒邪气犯及阳明之偏正头目痛、遇风胀痛更剧之证,尤为奏效。

2.3.配葛根:二者同用,一寒一热,善除肌表之寒热,可用治外感风寒未解、寒郁肌腠化热之恶寒发热、无汗项强、头痛心烦等证。

2.4.配黄芩:二者既寒热配对,相制为用,又引经配对,药达病所,具有较好的疏风散热、止痛作用。

2.5.配石膏:二者寒温并用,辛散甘缓,有良好的祛风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2.6.配海螵蛸:常用于脾虚湿困、虚实夹杂之妇人白带之证,有收涩止带而不恋邪之妙。

2.7.配细辛:二药相合,有较好的祛风、散寒、止痛作用,常用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和眉棱骨痛。

2.8.配桔梗:二药合用,可以排脓提气、消痈散结,治疮疡已溃、脓成不易外出者尤佳。


3.白芷治疗现代疾病

3.1.药理作用: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作用,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白芷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等成分有降血压作用。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用以治疗白癜风及银屑病。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3.2.临床研究:

①治疗慢性肠炎:以茵陈白芷汤(由茵陈、白芷、秦皮、茯苓皮、黄柏、藿香组成)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肠炎,偏寒者加干姜、附片,有热者加黄芩、黄连、白头翁,虚者加当归、白术、党参、黄芪、薏苡仁,气滞者加木香、枳实等。1日1服,1个月为1疗程(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20(3):258)。

②治疗痔疮:白芷60g,紫草15g,苦参30g,滑石30g,黄柏30g,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40min左右,治疗痔疮有效(白芷紫草煎熏洗治疗痔疮.2001,20(6):330)。

③治疗卵巢囊肿:白芷30g,浙贝母15g,莪术15g,大青叶10g,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20g,水煎服,治疗卵巢囊肿有效(中医杂志,2000,41(7):393)。

④治疗跟骨骨刺:用白芷、白芥子、川芎以3:1:1的比例,研末,醋调成稠膏,外敷治疗跟骨骨刺有效(中医杂志,2000,41(7):394)。

⑤其他,白芷还可用治关节积水、带状疱疹、偏瘫、肝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脓性肋软骨炎、浅表性霉菌病、麻痹性肠梗阻、局限型及节段型白癜风等病。

药师释药——白芷、白芷配伍以及治疗现代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白芷   黄柏   葛根   茵陈   紫草   外感   寒热   骨刺   黄芩   风寒   杆菌   药师   痔疮   头痛   抑制   作用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