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头面风热、明目退翳的清热泻火药—谷精草以及配伍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1.谷精草的来源

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蕾的头状花序。【性能】辛、甘,平。归肝、肺经。【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2.谷精草 临床应用

2.1治疗牙痛: 牙痛病症采用外敷方式治疗。 选用30g谷精草、90g干虾蟆、15g马齿苋、30g猪牙皂荚、15g 甜瓜蔓苗、7.5g干漆、7.5g白矾以及 15g 川升麻。 其中马齿苋、干漆与干虾蟆均需烧制成灰、甜瓜蔓苗需要使用质地较干者。 将上述药材仔细研磨,将其研细并让其充分混合。 将研磨好的药材分为剂量为1.5g 的小份,每天 3次敷在牙痛处。

2.2 治疗头痛: 选取 2钱谷精草、1钱乳香、3钱地在。 将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将其放在烧烟筒内,剂量为每天 0.5钱。 用其燃烧出的气体熏蒸鼻腔能够达到通气效果,同时缓解头痛症状。

2.3 治疗胆热: 此种治疗方案适用于因热邪瘀积所致的肝胆不适。选取 1.8g谷精草、0.9g 桔梗、1.5g白芍、1.5g龙胆草、1.5g 荆芥穗、1.5g菊花、1.5g玄参、1.5g 决明子、1.5g连翘与 1.5牛蒡子。 将上述药材以锉刀锉成细末状,加上 10段灯芯,使用 400ml的水煎服。当 400ml水煎至约240ml时,将药物中的渣滓去除,当因疾病产生不适时服用。

2.4治疗眼部疾病: 谷精草对于眼部疾病中双目红肿、存在遮蔽感的症状较为有效。 选用谷精草 30g以及一个羊肝,用水炖煮后只喝汤,长此以往能够达到明目效果。 另外,也可以将谷精草、甘草、龙胆草、木通、生地黄、荆芥、赤芍、茯苓、牛蒡子以及红花一同用水煎服,能够治疗因头风造成的牙痛以及双目红肿,达到明目效果。

3 历代医药家论述

3.1《开宝本草》 "味辛,温,无毒。 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

3.2《本草纲目》 "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谷精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 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 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

3.3《本草正义》 "谷精草,其质轻清,故专行上焦直达巅顶,能疏散头部风热,治目疾头风,并疗风气痹痛者,亦以轻清之性,善于外达也。 性温味辛,故能上升外散,非其他明目之药,以凉降为功之比,则散风火而无凉寒遏抑之虞,尤为良剂。

3.4《唐本草》述其"疗肝虚风热,目赤暗无所见。 "

4 方选和验方

4.1 谷精龙胆散(《证治准绳》)治目赤翳障,头风牙痛:谷精草、龙胆草、生地、赤芍、红花、牛蒡子、茯苓、荆芥、木通、甘草。 水煎服。

4.2 谷精草散(《太平圣惠方》)治牙齿风疳、齿断宣露:谷精草 0.3g(烧灰),白矾灰 0.3g,蟾酥 1 片(炙)。 麝香少许。 上药,同研为散,每取少许,敷于患处。

4.3 谷精草散(《圣济总录》)治脑头风痛:谷精草(末)、铜绿(研)各 3克,消石 1.5g(研)。上 3 味,捣研和匀,每用 0.4g,吹入鼻内,或偏头痛随病左右吹鼻中。

4.4 谷精草散(《太平圣惠方》)治牙齿历蠹:谷精草 30g(烧灰),马齿苋 15g(干者),甜瓜蔓苗 15g,川升麻 15g,白矾 7.5g(烧灰),干漆7.5g,猪牙皂荚 30g,干虾蟆 90g(烧灰)。 上药捣细罗为散。 更入钵内,细研令匀。 每用 1.5g,敷于患处,有涎即吐出。 日敷三次。

4.5 谷精草汤(《审视瑶函》)治热邪蕴积于肝胆,眼目生翳:谷精草1.8g,白芍、荆芥穗、玄参、牛蒡子、连翘、草决明、菊花、龙胆草各1.5g,桔梗 0.9g。 上药锉末,灯芯 10 段,加水 400mL,煎至 240mL,去滓,不拘时服。

4.6《卫生家宝方》 "治小儿雀盲至晚忽不见物:羯羊肝 1 具,不用水洗,竹刀剖开,入谷精草 15g,瓦罐煮熟,日食之。 忌铁器。 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如绿豆大,每服 30 丸,茶下。 "

4.7《纲目》 "治目中翳膜:谷精草、防风等份。 为末,米饮服之。 "

4.8《摄生众妙方》:"治小儿痘疹眼中生翳:谷精草 30g,生蛤粉 1.5g,黑豆皮 6g,加白芍 9g(酒微炒)。 上为细末,用猪肝 1 叶,以竹刀批作片子,掺药末在内,以草绳缚定,瓷器内慢火煮熟,令儿食之,不拘时,连汁服,服至 1-2 月。

4.9《福建民间草药》 "治风热目翳,或夜晚视物不清:谷精草 30~60g,鸭肝 1-2 具(如无鸭肝用白豆腐)。 酌加开水炖 1h,饭后服,日 1次。 "

4.10《福建民间草药》 "治小儿肝热,手足掌心热:谷精草全草 60~90g,猪肝 60g。 加开水炖 1h 服,日 1~2 次。 "

4.11 金谷散(《杨氏家藏方》)治疝气疼痛 谷精草、枇杷叶各一两,郁金各一两。 每用一两半,水五升,煎数沸,乘热熏之,去滓通手淋洗。

4.12《卫济宝书》 治诸疔 谷精草、蝉壳各一两,苍术五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调服,食前。 仍以针刺疔出水,用桑柴灰汁洗之。

4.13《安徽中草药》:"治风热头痛:谷精草 15g,薄荷 4.5g,露蜂房 3g。水煎一沸,温服。 "

4.14《安徽中草药》 "治鼻出血:谷精草 15g,卷柏 9g。 煎服。 "

4.15 谷精草合剂(新中医 1974;(1))治鼻渊头痛,鼻塞不通,嗅觉消失,鼻涕黄浊者:谷精草 18g,蔓荆子 15g,草决明、甘菊花、青葙子、密蒙花、夜明砂各 9g,金蝉花(或用蝉蜕)、钩藤、木贼各 6g、防风、辛夷各 6g,白芷 4.5g。 水煎服。

4.16《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谷精草、党参

(或土党参)、决明子、车前草、甘草各 6g,白茅根 9g。 加水 500mL,煎成 100~150mL,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10~15d 为 1 个疗程。 停药 5~7d,可继服第 2 个疗程。

4.17 谷青汤:谷精草 30g,青葙子 15g,决明子、酒黄芩、蔓荆子、薄荷、桑叶、菊花各 10g,蝉蜕 6g,夏枯草其 5g,甘草 6g。 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适用于风热,郁热所致的头目疾患,诸如肝经风热上绝,或风热上犯的头晕头痛,头热耳鸣,眼痛鼻渊等病证。

5 配伍应用

5.1 配防风,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清,并能止风邪客于肌表瘙痒。

5.2 配菊花、夏枯草,治风热引起的眼病(特别是结膜炎)。

5.3 配猪肝、蛤粉,治痘后目翳(角膜软化症)。

5.4 配菊花、木贼,治急、慢性结膜、角膜炎。

5.5 配羊肝、猪肝同煎,吃肝喝汤,治夜盲症。

5.6 配猪蹄、绿豆皮、蝉蜕,治瘢痕入目、生翳膜者。

5.7 配蝉蜕、菊花、木贼,治小儿疳疾引起的眼目起翳。

5.8 配龙胆草、生地黄、赤芍、红花,治风热头痛,眼睛红肿刺痛,齿

痛。

6 单方应用

6.1《圣惠方》 "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 6g。

6.2《安徽中草药》 "治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谷精草 15g,煎服。 "

6.3《安徽中草药》 "治牙痛:谷精草 15g。 煎服。 "

6.4《姚僧坦集验方》 治偏正头痛 谷精草一两,为末,白面糊调摊纸花上,贴痛处,干换。

6.5 食疗: 谷精草煲羊肝(《增补本草备要》)治肝虚目涩昏花,雀目,障翳:谷精草 30g,羊肝 150g。 将羊肝切片,谷精草切细以纱布包好,与羊肝入锅,加水煨汤,熟后加调味即可食。

疏散头面风热、明目退翳的清热泻火药—谷精草以及配伍介绍

谷精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瓜蔓   木贼   本草   白矾   虾蟆   赤芍   蝉蜕   荆芥   头面   牛蒡   猪肝   牙痛   甘草   中草药   火药   头痛   菊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