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癌五年复发率高达70%?决定复发的高危因素是?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都会定时发送健康资讯,让觅健陪您一起添增勇气,拥抱爱,抗癌路上不孤单~


根治性肝切除术是肝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1],肝切除术能使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得到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肝癌治疗的效果得到显著改善[2]。但其术后的较高复发率一直是医生和患者最头疼的问题,据研究专家报道肝癌切除术后患者5年复发率高达50%~70%[3]。


针对肝癌经根治性切术后如此高的复发率,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对肝癌切除术后的抗复发治疗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发现,对肿瘤高复发人群进行抵抗肿瘤复发的预防处理可以起到抑制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4]。


因此,分析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识别出具有肿瘤高复发倾向的人群,并加以预防,这对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决定肝癌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


那么,有哪些高危因素是患者能够察觉并得以重视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科普君查阅了近几年权威的专业研究论文及肝癌的治疗指南,给觅友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01、肝脏肿瘤大小及AFP水平


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直径大小是决定肝癌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的因素之一[5-6]。


Shih 等专家研究得出,即使对肝癌患者切除手术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当肿瘤直径> 5 cm以及具有多个癌灶数目,同时伴随AFP水平的异常升高时,术前肿瘤直径的大小仍然是影响肝癌术后出现早期复发的关键因素[7]。


同时,在我国华西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中再次证实,肝脏肿瘤直径的增大可能提示着肿瘤局部处于活跃增生的状态,肝癌术后也就更易复发[2]。


为什么肝癌五年复发率高达70%?决定复发的高危因素是?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


Sohn 等研究人员在对肝癌早期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高的患者复发率比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低的患者明显要高[8]。并且,通过一系列大量临床研究,该团队的研究人员证实,高 HBV-DNA水平是影响肝癌早期复发的高危因素。


并且,含有HBV-DNA乙肝病毒的持续活跃可能会通过与人肝细胞基因的整合等变异进而促成癌变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增加肝癌复发的可能性。


03、是否存在肿瘤包膜浸润


肿瘤包膜浸润是影响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肿瘤浸润包膜时,肿瘤更易复发


不少专家认为其机制是肿瘤包膜是能阻止肿瘤转移比较好的屏障,当肿瘤浸润包膜突破这层包膜屏障或蔓延至包膜外侧时,则说明肿瘤目前已经处于扩展期,对于进行完整切除的实现难度高,因而容易导致出现复发[9-11]。


由此可得,肿瘤直径≥5 cm、HBV-DNA水平>105 cop-ies/ml、存在肿瘤包膜浸润是影响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


为什么肝癌五年复发率高达70%?决定复发的高危因素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因此,科普君建议各位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患者进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以向治疗医师询问以上三点的信息,从而自查是否属于该类易复发的高危人群。


术后监测复发及术后预防复发


为帮助复发高风险人群预防复发,减少复发率和降低复发后影响,科普君查阅了《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及《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版》等资料,为需要的觅友总结了以下几点:


01、术后辅助治疗,该如何选择?


根据《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版》,专家建议:


(1)对于复发高危的病人,专家强烈建议术后辅助治疗使用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做辅助性内照射治疗。


(2)目前强烈推荐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用于乙肝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术后抗病毒治疗;尚不推荐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丙肝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术后抗病毒治疗。


(3)推荐槐耳颗粒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后辅助治疗。


(4)对于肝切缘较窄合并微血管癌栓病人来说,专家推荐使用放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5)推荐胸腺肽 α1或过继性免疫治疗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后辅助治疗。


(6)推荐 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PVC(门静脉灌注化疗)和系统性化疗用于复发高危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


为什么肝癌五年复发率高达70%?决定复发的高危因素是?


02、术后怎样复查才能将及时发现复发病灶?


根据《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专家建议:


(1)对于复发高风险的病人,术后 2 年之内每 2 个月复查 1 次超声和 AFP,每 3 个月复查 1 次增强 CT 或 MRI、胸部平片或 CT 平扫,2 年之后时间可适当延长。(由于我国早期复发的比例更高,因此应当增强术后 2 年内的监测强度)


(2)对于超声、AFP或其他临床征象怀疑的复发转移者,应当及时行增强CT或MRI或其他相关影像学检查。


(3)对 AFP 阴性者,建议再另外检测其它肿瘤标记物。(因为除AFP之外,PIVKA- II、CTC、cfDNA等标记物也可用于HCC复发监测)


03、降低肿瘤复发,有什么是患者自己能做的?


预防复发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针对患者而言:



为什么肝癌五年复发率高达70%?决定复发的高危因素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实科普君给觅友们总结以上复发高危因素等专业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唤起每一位肝癌患者的自检意识,希望能够在还没有出现复发之前,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因为高危复发不可怕,预防治疗是关键


并且,科普君也十分相信,如果每一位肝癌患者都能够在术后对自己是否为肝癌复发高危人群进行自我判断的时候,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患者去进行及时的复查,这就意味着,我国肝癌出现复发的患者就会越来越少,康复治愈的美好消息也就会越来越多。


科普君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收到令人开心的消息,而在这一路上,科普君一定会陪伴大家哟!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万赤丹,王国斌.原发性肝癌治疗进展[J].腹部外科,2019,32(01):1-6+22.

[2] 夏晓露,肖玉玲,邱培,孙黎明,马红萍,张清峰,夏芬.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11):1875-1878.

[3] 朱小东,孙惠川.早期肝癌的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05):333-335.

[4] 沈锋,吴孟超.肝癌切除术后的抗复发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5(41):11-13.

[5] 陈凯,杨洪吉,邓小凡,等.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5):48-52.

[6] 池闽辉,刘景丰,高运臻,等.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蛋白表达〔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8):1526-1530.

[7] Shih YL,Hsieh CB,Lai HC,et al. SFRP1 suppressed hepa-toma cells growth through Wnt canonical signaling pathway〔J〕. Int J Cancer,2007,121( 5) : 1028-1035.

[8] Sohn W,Paik YH,Kim JM,et al. HBV DNA and HBs Ag levels as risk predictors of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Ann Surg Oncol,2014,21( 7) : 2425-2429.

[9] 王刚,高泉根,沈根海.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85-86.

[10] 杨俊杰,鄢业鸿.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04):587-592+596.

[11] 雷海科,李小升,赵玉兰,何美,张维,周宏,吴永忠.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附3 106例报告)[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02):179-180-181-182-183-18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肝癌   因素   包膜   抗病毒   原发性   术后   中华   直径   肿瘤   乙肝病毒   患者   人群   水平   杂志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