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那些事

本篇文章的内容来自《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7)》及《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
骨质疏的那些事之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 osteoporosis,OP) 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这句话大家听起来有些拗口,简单的说,正常人的骨头应该是硬的,所以不容易断,骨质疏松的病人,他的骨头硬度减弱,所以容易断,从而发生了骨折,有好容易呢?有时候咳个嗽拉个屎就断了。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 (II型) 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 包括青少年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 5~10 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一般指 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大多数骨质疏松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故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那些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随之增加。201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49%,这说明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最严重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单纯的骨折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骨折带来的并发症,这也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 1 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 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2015 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 ( 腕部、椎体和髋部) 约为 269 万例次。据预测,至2035 年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人数将达483 万例次,至2050年,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人数将达599万例,相应的医疗支出高达1745亿元。


骨质疏松那些事


老年人,无论男性、女性,都可能患骨质疏松,为什么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呢?由于男性峰值骨量高于女性,出现骨丢失的年龄迟于女性,而且雄激素水平的下降是“渐进式”,而非“断崖式”,故老年男性骨丢失的量与速度都低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程度轻于女性。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 ( 40%) 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 ( 13%) 高于前列腺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原发性   高于   并发症   危险性   病因   骨骼   老年人   老年   患者   年龄   男性   疾病   性骨折   我国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