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三,8月10日

一转眼

我们已经来到了三伏的最后阶段

——末伏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也算是夏秋之交的开始

暑热未退散

秋季已到来


「清热消暑,生津润燥」

是现阶段养生的关键


很多人为了遵循顺时养生原则

会选择各种消暑生津特饮

比如酸梅汤,茅根竹蔗水


菊花三泡台,生脉饮等等。。。


还有的

会搜寻各种粤式茶方来煮

补充津液,清热养阴


好喝的同时

还能顺带解决点小毛小病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比如汗出多了,气力不足

可以煮一些生脉饮

补气养阴,又能敛汗


比如心气浮,情绪烦躁的

可以煮一些酸梅汤

不仅生津解暑,还能敛神安神


再比如温病发热

咽喉肿痛、头痛目眩

失眠伴有手脚心发烫的

特别是容易发疹子的

就可以煮一些三豆饮


三豆饮这个方

有人可能经常做

因为做法真的太简单了


只要三个豆:

黑豆、绿豆、赤小豆

家家户户都能做


三豆放在一起熬一熬

一款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饮品就做成了


不过别看方子简单

能让老祖宗扁鹊力荐的

必然不平庸


我们来简单分析下三豆


黑豆

色黑入肾精

可以制下焦的相火


赤小豆

色红入心

可以制上焦的心火


绿豆

色绿入肝胆

可制中焦的肝火

也能制阳明胃火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可以看到这个配方

上、中、下三焦的火都兼顾到了

而且凡是豆子

都有生津养阴的作用


所以这三豆搭配干活

既能清热,又能养阴


而原方除了三豆之外

还加了一味甘草

清热解毒又固护脾胃


因此扁鹊的这个三豆饮

功效还真不少


1,治疗小儿因热毒引起的痘疹

三豆饮最早是用来防治痘疹的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

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

尤其重在预防


所以

如果你或者小孩

天热容易发疹子的

平时就可以多喝点三豆饮


2,温病发热

温病发热有什么特点?


怕冷不明显

鼻涕或痰又黄又浓

出汗也不退热等等


因为温病发热的本质

是人体的阴液津液不足


通俗点讲

就是体内凉润的“水”不够

人处于发热状态


所以温病发热的出汗

虽然能暂时散热

但根本上是不能退热的


甚至

会因为汗出津伤

而热更重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所以

退温病发热的方法

就是迅速补充津液

辅以清热散火


三豆饮当之无愧


不过

用来退热的时候

我们最好把赤小豆换成黄豆

绿豆和黑豆不变


黄豆生津之力更大

清热之力减弱了

而且赤小豆的祛湿

在这里就没必要了


需要记住的是

三豆饮针对的只有温病发热

对受寒发热或小儿积食发热没用

一个要驱寒,一个要化积


但即便喝错了

问题也不大

因为三豆饮非常平和


3,虚火上炎引起的上火

咽喉肿痛

口腔溃疡

牙龈肿痛

。。。


如果你是虚火上炎

喝三豆饮也是极好的

最好加点儿乌梅

可以敛火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好了,老规矩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三豆饮的详细做法


1.三豆饮(赤小豆或黄豆)

原料:

黑豆30g,绿豆30g,赤小豆(黄豆)30g,甘草5g。


步骤:

1. 将所有豆子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急用可不浸泡);

2. 将所有豆子和甘草放入锅中;

3. 煮半小时左右即可。


注意事项:

食疗治病,只喝汤就行

日常当饮料,可以加点冰糖或白糖

如果要吃豆,建议煮一小时以上


2.乌梅三豆饮

原料:

黑豆30g,绿豆30g,黄豆30g,乌梅15g,冰糖适量。


步骤:

1. 所有豆子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急用可不浸泡);

2. 将所有豆子和乌梅放入锅中,煮半小时左右;

3. 开锅前5分钟加冰糖即可。

注意事项如上



最后的最后

眼下正是黑豆、绿豆和红豆的收获季


今年

我们的小麦哥哥也亲自

去到了“麦芽儿”东北有机五谷杂粮基地

为大家精选了产自黑龙江黑土的食材

(我们选择的食材,全部都接受过严格的安全检测)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素问今后

也将和“麦芽儿”强强联手

为大家带来更多精选好物

请大家敬请期待

今日末伏 | 抓紧最后10天!简单1碗汤,生津解暑,再不喝就晚了


好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

有问题欢迎继续给我留言

我们明天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生津   乌梅   扁鹊   赤小豆   疹子   酸梅汤   津液   虚火   肿痛   麦芽   甘草   冰糖   黄豆   豆子   绿豆   简单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