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纽约大学研究发现,婴儿大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多见于灰尘、食物和瓶装水中。由于婴儿喜欢在地上爬、啃咬塑料玩具以及使用塑料勺子和奶瓶,使他们更多暴露在塑料环境中。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塑料污染日益严重。我们大概率不会吞下塑料片,却逃不过环境和食物中的微塑料。而关于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是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01

人人都携带微塑料?

塑料制品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塑料带来的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微塑料,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也渐渐跃入科学家们视野。因为微塑料不仅造成全球环境污染,同时也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隐患。

微塑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原生微塑料,另一种是次生微塑料。次生微塑料就是我们常见的、暴露在室外阳光底下的塑料垃圾碎片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大量原生微塑料的身影,甚至就在洗脸台上明目张胆地摆着。

原生微塑料就是在制造出来时体积很小的塑料粒子,例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一系列含有“清洁柔珠”的日用产品。这些可以深度清洁的产品就是利用微塑料制作的柔珠来摩擦,从而去除角质。

那好,除了塑料袋和清洁产品,家里总该没有微塑料了吧!别着急,家用洗衣机的废水里也含有大量的微塑料。每洗一件衣服,水中就会出现1900条塑料纤维。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02

每人一周吃“信用卡”,微塑料如何进入身体内?

如果说生活中到处都有明眼可见的塑料制品和肉眼看不出来的微塑料,那乍一听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没人会直接喝洗衣机废水、吃牙膏、洗面奶、塑料袋。

但事实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发表的科研结论证实了:我们人均每周吃下5克微塑料,重量相当于一张信用卡,且微塑料会一直堆积在体内。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03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1、茶包

2019年,刊登在《环境科学与科技期刊》上一项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显示,用茶包泡茶,你会喝下去数百亿塑料微粒。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研究人员买了4种不同品牌的袋泡茶,分为两组。首先,A组茶包内的茶叶被倾倒干净,彻底冲洗,以减少茶叶等对研究结果的影响。B组茶包未做任何改动。然后,研究人员将A组空茶包,放进玻璃小瓶,倒入95℃的热水,静置5分钟。

结果显示:茶包浸泡后,会出现明显的开裂和降解。同时,水里检测出116亿个微塑料和31亿个纳米塑料颗粒。

也就是说,喝一杯袋泡茶,至少会咽下140亿个塑料微粒。

2、奶瓶

婴儿,可能是摄入微塑料的大户。科学家对10种可以代表全球大部分婴儿奶瓶进行检测,奶瓶的塑料微粒释放量在130万-1620万个颗粒左右。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2020年10月发表在《自然·食品》杂志一篇论文提到,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制备的每升婴儿配方奶粉中,婴儿可能摄入超1600万个微塑料颗粒。

而且,即使用了21天,微塑料依然会释放;水温越高,相对释放得越多。

3、瓶装水

2019年《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人类对微塑料的消费》论文估计,人类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量高达3.9万-5.2万颗,如果考虑到呼入的情况,这一数值将为7.4万-12.1万颗。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而那些爱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可能会摄入21.1万颗微塑料。算一下,大概平均每天喝进去578颗。

4、果蔬、肉制品

2020年7月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莴苣和小麦作物根部的裂缝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后传播到可食用部分。这一过程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起着促进作用。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当然,海洋里的鱼自然也逃不过。有证据表明,微塑料可以从欧洲鳀等物种的消化道转移到肝脏中。最终,它们被端上人类的餐桌。

5、呼吸的空气中

就连每天呼吸的空气也充斥着微塑料。法国巴黎和中国东莞市进行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微塑料(主要是纤维)存在于大气总降尘中。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在法国巴黎拥挤的市区内,研究人员发现微塑料纤维的室内浓度范围是1-60 根纤维 / 立方米,而室外浓度范围是 0.3-1.5 根纤维/立方米。

04

微塑料对人体的损害

微塑料已经入侵到食物、水源、空气等日常生活用品当中里,可以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这三种方式进入人体。

微塑料的表面能够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且吸力超强。微塑料吸附的有毒物质比普通沉积物高百倍,比海水高百万倍。一旦长期堆积,就可能对身体有以下三种类型的损伤。

1、血管栓塞

小于10μm的微塑料粒子有可能穿过细胞膜,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个器官。由于很多微塑料粒子很难降解、排泄出来所以时间一长容易导致血管栓塞。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2、肾脏、消化系统损伤

微塑料一旦进入人体内部的循环系统,在肾脏、其他器官累积,可能会诱发急慢性炎症。人体的清除机制难以清除它们,器官和组织或多或少会受到损伤。

3、可能致癌突变

微塑料与人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时,可能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发生致癌突变。

05

减少微塑料,做好这几点很重要!

2020年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但可以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塑料的使用。

1、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

去一趟超市、逛一圈菜市场,回来手里多了一把塑料袋,看着是方便省事了,事实上你又制造了更多塑料垃圾!出去买菜时,带个编织袋或者布袋,卫生还节约。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2、少喝奶茶,少点外卖

奶茶的包装杯、外卖包装盒……这些外卖的包装都是塑料的!且不说烫的奶茶接触到塑料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每天一杯奶茶,你就投放了多少塑料垃圾!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3、少用吸管

少用一根小小的吸管,也能帮助减少塑料垃圾。有数据显示,一家小便利店,停止供应吸管后,一年节省下来的塑料使用量就非常可观。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4、塑料制品别乱扔

塑料瓶、塑料袋,别乱扔,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交给专门的环境卫生部门统一处理,这样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危害自己的几率。

5、最好选择可降解塑料

“限塑”、“禁塑”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塑料的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就选择可降解的吧,能减少普通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今日辟谣:

人人都携带的微塑料,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塑料##塑料污染##婴儿粪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20倍##健康解密##头条#

更多养生资讯,欢迎关注素问健康管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塑料   微粒   奶瓶   吸管   粒子   塑料袋   研究人员   外卖   奶茶   塑料制品   婴儿   纤维   人类   垃圾   环境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