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最近几年,经常有人提到“文化自信”这一概念,但是,至于什么才是“文化自信”?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

“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也就是说,许多人讲“文化自信”,却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化,当然也不知道自信从哪里来?他们之所以经常提到这个概念,不过是“人云亦云”或不懂装懂罢了。

那么,“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其实所谓文化,讲的是一种制度、风俗以及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等的综合体现,这种体现被人们高度总结成“文化”二字。

在古代,人们深知“文化”二字的重要性,于是从人类文明出现开始,人们就开始把如何处理人情世故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经验与方法总结成“文化”,即“以文而化之”的意思。

“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所谓“文”,讲的是方式或方法,即一种解决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方法,如古人习惯将这种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文”的方法,另一种是“武”的方式,以“文”的方法来说解决就称之为“文化”,以“武”的方式来解决就称之为“武化”,而“化”更关注的则是目的,即解决的对象与目的。

因此,“文化”本身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

而“自信”二字,则是相对的一个概念,如“文”比“武”好,那么,“文”就比“武”有自信,又如学习知识,一个人学到的知识越高,往往就会越有自信。

“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所以,“文化自信”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制度、规则以及行为方式等综合的优越性,进一步地说,这种相对于其它地方“文化”的优越性,没有这种优越性,就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的提高,而不是在走下坡路。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可以有效证明“文化”的合理性以及优越性,即自信,反之,则只能说是没有自信。

“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二、个人的尊严得到保障

所谓尊严,所关注的生活、地位、工作、行为等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以及延续,这是体现“文化自信”的第二个内容。

若是这些得不到保障,当然不可能谈优越性,更不可能有“自信”。

三、各种制度以及行为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体现出优越性以及延续性

一种“文化”是否具有优越性,其实可以从外部人接受的情况事业判定,如好莱坞的电影,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就足以说明“它”本身所带有的优越性,尽管有些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却不能否认“它”确实影响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因此,“文化自信”的第三个体现,在于这种“文化”是否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

换句话说,某种“文化”再好,若是没有人接受,又如何能够谈“自信”呢?

所以,“文化自信”讲的是一种整体的优越性,若抛开这种优越性,当然不可能有“自信”可言,文化也不例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自信   目的   延续性   文化   人情世故   优越性   称之为   尊严   蓝天   说法   概念   方式   制度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