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词,意境虽高,但“婵娟”二字,却被人们误用了几百年

宋朝的词向来以清新典雅,情感细腻而闻名于世,如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如梦令》等皆是上等佳作,为人们津津乐道。但苏东坡的词却别具一格,除了典雅与细腻之外,还另有一种豪放的气质包含在其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其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让人感到时代变换的分分合合,大起大落历史气息,甚至可以说大气到了极致。

苏东坡的词,意境虽高,但“婵娟”二字,却被人们误用了几百年

尽管如此,他的另外一首代表作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则让人们流连于思愁之中,无法自拔,特别是“婵娟”二字,被人们误用了几百年。

那么,“禅娟”二字,如何理解呢?

苏东坡的词,意境虽高,但“婵娟”二字,却被人们误用了几百年

很多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婵娟就是月亮,就是美好的意思,因为古人认为月亮之上住美女嫦娥,因此,千里共婵娟说的是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仍然能够共享一轮明月,虽然身处异地如天涯之远,但心却时刻相依的意思。以至于后人常用形容或比喻情人之间的相知相守,表达两个相亲相爱的人千里姻缘,万年相守的美好愿望。

苏东坡的词,意境虽高,但“婵娟”二字,却被人们误用了几百年

但是当年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并没有要表达对于情人或爱情的思念等这些意思,相反,他强调的是亲人难以相见,故乡很难再回的乡愁,因为他当时确实不断地被流放,越走越远,远到当时很少有人去到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幸好当地文人和官员并不嫌弃他,他走至哪就有人送在哪,一直到天崖海角也还是有人跟随他,这也是“天崖海角”这一成语的来源与出处,这或许是伟大的词人唯一的安慰吧!

我们看这首词的开篇序言,苏东坡如此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具。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说的是,那一年的中秋,酒喝得很欢快,以至于大醉,因此,才写了这首词给他的弟弟子由的,以表达对于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所以,很明显,这首词是写给他弟弟子由(苏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的真正意思是“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和健康”,跟情啊爱啊的没有半点关系。

况且,苏东坡的情况跟我们现代完全不同,当时他被流放是带着家属到异地当官,也就是说,他的妻妾都是在身边的,跟我们现代人两地分居,异地相隔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对于他来说,什么情和爱的相思之苦并不存在。

因此,用“禅娟”二字来表示爱情的思念之苦,只是我们现代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并不是作者的本义。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婵娟   大醉   海南岛   赤壁   于思   月亮   海角   豪放   代表作   异地   意境   现代人   典雅   故乡   中秋   思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