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在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无疑是一位智者,他对于“天道”的理解,是整部剧最精彩也是最核心的所在,在他那里,“天道”既是天地运行的法则,也是人道的深层挖掘与追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这部剧在某种程度上也让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可以通过他所诠释的“天道”来窥视商人的格局,尽管只是窥视,但却足以颠覆我们对于商人的认知。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而这些内容其实就包含于一首名为《自嘲》的酸词当中,不可否认,我本人对于这首词的仰慕和偏爱,因为这首词确实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但却意外的衬托出是商人的格局与本质。

在剧中,丁元英是智者,运筹帷幄,但他更是一位商人,掌握了商业密钥。

因此,他善于布局,通过他到五台山问道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丁元英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商人,他所布的局连聪明如韩楚风都看不出来,可见他是何等厉害的角色,像这样的人又怎能看不透芮小丹所布的区区饭局呢?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所以,在芮小丹所布的饭局上,这首能够让“三个文化人”自动离席,甘拜下风的词应时而出,语惊四座,我们先看这道词:《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这首词的意境确实很高,就像剧中旁白说的一样,很有穷酸秀才的味道,但除了这个味道之外,却透着商人的精明和智者洞察一切的洒脱。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这首词的第一句,相当于自我介绍,书生气十足。他说他本来就不是在座的人的圈子之人,本来是自谦的话,但却有一种更深的言外之意,那就是在座的几位,根本不是他同类,换句话说,他早就看透了他们的把戏。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什么样的人才会凭着“半卷书”在经阁之中醉舞,又坐于井中而知晓天下事呢?答案是智者这样的人才会如此生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孤独,正如尼采所说: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同类。

因此,这句词既有文人的酸楚和书生意气,又有财务自由不受生活所困的洒脱。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中国历史上,文人自古以功名显于世,但到了丁元英那里,他的目标不再是普通人所追求功名,也就是说,他早已超越世俗的功名,不仅不再以功名当回事,甚至人生之中的祸福他都能装得下,可见其胸襟之宽广程度,这正是智者所应具有的品质。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书生意气,没有财富的概念的人,才会尽情地挥金如土,不求任何回报,这样的格局,其实已经超出了商人的局限,因此,当“囊中羞涩”时,他们不怨别,也不怨自己,而是怒指乾坤错。这是只有商人才会的格局,并非书意气所能体会,正如当年诸葛亮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样,在人事方面,能尽到的已经都做到了,但天道难违,失败早有意料。

《天道》:这首词,道尽了文人的酸楚,体现的则是商人的格局

因此,这样的一首词,表面上说的是文人的书生意气,但骨子里却透着商人的精明与格局。也就是说,这样的词,并非是那些纯文人可以写得出来的。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来自遥远的救世》《心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自谦   天道   文人   格局   商人   堂客   囊中羞涩   山人   大志   功名   意气   饭局   酸楚   乾坤   书生   智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