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真是缺德啊!差点骗光养老钱

现在骗子套路真是一天比一天深,防不胜防啊!年轻人还好一点,年龄稍微大点的,法律意识淡薄的就容易顶不住。小王经常跟爸妈普及一些电信诈骗的情况,就让他们时刻提高警惕,然而嘴上都说的很好,都说自己知道的,不会被骗的,小王多操心操心自己。

结果,真遇上骗子了还是没躲过。前两天,小王妈的养老钱差点被骗子卷走了,想想都后怕。现在待在家里门也不出了,陌生电话都不敢接。唉!

“这个事情发生在前几天,小王妈平时就跟牌友打打牌,所以白天都不着家,那天小王爸看她接了个电话慌慌忙忙出去也没起疑心,以为牌友叫她了,结果到了晚上还没回来,打电话也被挂掉,那时候小王爸就担心了,给她经常一起玩的牌友打电话说今天小王妈没去,赶紧给小王打电话。小王们轮番打电话发微信轰炸,电话不是正在通话就是被挂掉,接着微信就发过来,说她现在有事,让小王们不要打扰她。

小王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了,感觉小王妈有可能被骗了,跟他发微信让她不要相信然而还是不回小王消息,没办法小王赶紧拨打反诈中心的报警电话,民警查到小王妈在一家酒店里,当时小王们吓死了赶紧赶过去。

当小王赶到时,小王妈正在酒店房间里操作手机,打着电话,旁边放着银行卡身份证。还打着电话。看到民警和小王后,她还很紧张,一再强调自己不需要帮助,着急摆脱小王们离开。

民警就上前劝阻,在劝阻的过程中,小王妈一直拒绝挂断手机通话,且仍然陆续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报给对方,小王就冲上去把手机通话掐断,她还急眼了,好在民警一直耐心讲解电信诈骗知识。经过民警的劝导,她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

小王妈才开始跟小王们说情况,原来是前面接到一通自称“最高检”的电话,说她有违法犯罪记录,需要接受“最高检”的审问、处理。

本来小王妈不相信,结果对方还出具了警官证、视频、通缉令等一系列“证据”。小王妈看到这些“证据”,就慌了,顿时着急起来,不知所措时,对方反而安慰她,要她先带好身份证、银行卡等相关证件,找个无人打扰的地方接受“最高检”的审问,且称如果小王妈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如果将这件事透露给其他人,那就只能公事公办。没办法小王妈就偷偷出来找了个酒店听他们提示操作。还好验证码没说,被小王及时赶到拦下。太惊险了!”

冒充公检法的套路

诈骗分子通常会扮演“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制作所谓“警官证”“逮捕证”“通缉令”“传票”等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以涉嫌洗钱、诈骗、贩毒、拐卖儿童或者法院有传票、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名义,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受害人“自证清白”,迫使受害人一步步掉进陷阱里,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或汇总至一账户配合调查,或需要在网页、下载APP填写注册个人信息以证清白。

并要求受害人不得告诉任何人,包括配偶、子女和警察,甚至要求受害人找一安静处独处,或单独到酒店开房,从受害人电话被接通直到转账汇款的整个过程,手机始终处于通话状态,以此防止110和反诈预警电话96110的呼入。

作案手法及特点

一骗子自称政府或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恐吓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

二声称涉嫌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调查,并要求受害人添加“办案民警”的QQ或微信。

三骗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民警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和网络通缉令、逮捕令等。

四骗子然后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下载虚假APP进行“资金清查”,并在APP中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该APP实为病毒软件,骗子可直接盗刷受害人的银行卡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小王   骗子   牌友   公检法   传票   受害人   缺德   通缉令   套路   银行卡   民警   资金   电信   电话   酒店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