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将中医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

现在有一个观点,如果不是真心喜欢中医,只是作为谋生职业,不要做中医,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害人的做法。

事实真是如此吗?

遇秋认为,不管哪个行业,精英都是少数,中医里的名医大医,也只是少数。很大一部分中医,从医其实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至于很讨厌中医还在做中医的,少之又少,这种确实害人。

把中医当作谋生的职业,业务能力能达标,是常态。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层,需要的是能处理常见病的能力,而不是医治疑难杂病的能力。

而且遇秋认为,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了,大浪淘沙,才会产生出精英。而不是先判断某人是不是喜欢中医,是不是精英,适合不适合从事这份职业。不管哪个行业,没有庞大的从业人数,是不可能产生精英的。

从事中医职业的动机,一般有三种,一是自己或亲朋有病,立志学中医。二是纯粹的喜欢中医。三是子承父业。四是作为谋生职业。

在遇秋看来,子承父业,有很多也只是作为谋生的职业,只不过是家传的职业。因为从小就灌输要子承父业,所以儿子实际上是搞不清楚这是自己的兴趣还是被“洗脑”,反正就是做了这一行。这个和第一二种情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作为谋生的职业,有两种可能,一是自己本来没有意向,家人安排。二是本人觉得医学是个好职业,本身却没有特别的兴趣。

遇秋看名老中医的传记,发现有好些名老中医,并不是因为兴趣才选择做中医,纯粹就是因为想找一份谋生的职业。结果呢,不仅做得很好,最终还成为了名医、国医大师。

遇秋摘录几个名老中医的案例,具体如下:

赵金铎:读完七年小学,鉴于家境维艰,母亲不忍孤儿远离,故辍学在家,计划另谋为人之路。然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干什么呢?老母亲对我说:“你能学个医生才好,既能治好我的病,又能成为一个百家可用的人。”思考再三,我觉得母亲的希望是有道理的,遂下定决心,立志学医。

刘炳凡:十六岁了,街坊邻舍有的请我去编编竹器,也有的邀我帮忙做做“文笔功夫”。于是我被闾巷称之为“篾匠秀才”。不少的公公婆婆向我父亲进言道:“这份子做篾匠真可惜了,何不叫他去学门‘斯文艺’呢?”父母要我自己拿主意。思忖再三,我认为至善至乐莫过救人一命,于是表明愿学做医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终于咬咬牙说:“好,再贴几年本!我去跟你寻个师傅吧!”

段富津(国医大师):我出生在偏僻农村,父亲是乡村中技术精湛的木匠。我6岁时便随兄长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等。7岁时邻村成立小学,我便随同姐姐一起入青山小学读书,四年后入珊树优级学校。毕业后由于身体孱弱,不耐劳役,父亲便为我选择学医之路。……我的学医之路是由父亲选择的,自从踏上学医道路,我便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读书治学和治病救人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李士懋(国医大师):我1956年于北京101中学毕业后,秉父命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

欧阳惠卿:最初我选报了学制仅4年的师范专业,想尽早出来工作;母亲也极力赞许我报考师范。班主任林启华老师基于我有一位带病的母亲以及中药针灸治愈他的风湿性关节病的亲身经历,建议我报考中医专业,当时除了医生职业可以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外,读书费用全免也是个“诱惑”,使我不嫌六年的岁月“漫长”,报考了广州中医学院。1958年,我成为广州中医学院第三届学生,开始了我的中医生涯。

汪受传:我所知道的我家长辈中并无业医者,我步入岐黄之道纯属偶然。1964年,我从江苏省东台县安丰中学毕业,学校因我曾获全县数学竞赛第一名而对我考取名校抱着极大期望,后又因我家庭政治条件不合要求而为我奔走,方才从“不录”提升至“限录”。这些我当时并不知情,填高考志愿时仍然麻木不仁,学校教务科长审时度势,将我的第一志愿改填为南京中医学院,为我一纸定了终身。

丁樱:随着1957年全国“反右”运动的爆发,生性耿直的父亲因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而被打成了“右派”,年幼的我遂成了“右派子女”。1965年我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考上省重点高中,后因当年“家庭出身不好无望上大学”的政治环境,加上家境困窘,为获得每月十元钱补贴,母亲做主让我转到卫校。

傅淑清:父亲傅思义一生只生育了4个女儿,而傅师的三个姐姐均无意从医,傅老便对傅师从小就耳提面命,希望傅师能继承衣钵,弘扬祖国传统医学。

类似的名老中医案例,还有好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名老中医是因为有写书,我们才知道他们学医的原因,还有很多中医没有写书,他们中估计有更多只是将中医当作谋生职业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能做好本职工作,将中医作为一份谋生的职业,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能不能最终成为高手,就看个人的努力了。

像现在的西医学中医,类似于当年的中医学西医,大多数人并不是出于喜欢,而是迫于业务需要和生存压力。客观地讲,他们大部分人没折腾出什么来,但是也有些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中西医结合的吴咸中。

综上,遇秋的看法,把中医当作谋生的职业,没什么不可,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说不定哪天就真的喜欢上中医,然后做出一番突出贡献。即使一辈子不喜欢也不要紧,但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要坑蒙拐骗,害人害己。

能不能将中医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中医学院   篾匠   中医   子承父业   职业   治病救人   国医   右派   西医   很大   父亲   兴趣   母亲   精英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