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是最早的中医标准化尝试


经方是最早的中医标准化尝试


临床路径,是指对某种疾病的治疗,规定好了一整套的治疗计划,要不要住院,要住几天,要做哪些检查,要用哪些药,诸如此类的,各个环节都规划好了。这样可以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等。

临床路径的好处当然是很明显的,比如可以规范医疗行为,同一种疾病的治疗,全国各地的西医,治疗方案都是大同小异的,工作五年、十五年、五十年的医师,方案也是大同小异,因为大家都是按临床路径来操作。

对于经验少的医师,临床路径的利远大于弊,依葫芦画瓢,不用自己从头开始摸索,站在巨人的身上,疗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临床路径,对于提升医疗行业的整体治疗水平功不可没。

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少,比如死板、方案单一、缺少个人的创造性等。

近年来,中医也有在搞临床路径,但目前还没有全面普及。

遇秋认为,张仲景是中医标准化治疗的先锋,或许可以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理解成最早的中医临床路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前的中医书,一般一种病有N种治法,有N个方子。

汉代的方书,现在能找到的很少了,但距汉代比较近的东晋《小品方》,是这种写作风格。到了唐代的《外台秘要》、《千金要方》等,还是这种写作风格。

但是,唯独张仲景写的书,一般是一种疾病只有一种治法、一个方剂。

这其实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做法,化繁为简。让学习的人容易掌握,少了困惑。遇秋认为,这是经方能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这是张仲景博览群书、勤求古训之后进行的一种标准化治疗方案的尝试。不仅是某种疾病只有一个方剂,就连药物的使用进行了精简合并。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已经有三百六十种药物,但张仲景只使用了其中一百多味药,一药多用,尽量精简中药数量,这是经方的特色,其实也一种标准化的尝试。

现在看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有些内容,其实还可以再精简合并的。但可惜的是,张仲景可能还没来得及进一步修订就去世了。

所以,刚开始学中医的人,从经方学起,能够学会一种标准化的思维,节省时间精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本草   依葫芦画瓢   金匮要略   中医   伤寒论   方剂   汉代   大同小异   医师   路径   药物   风格   疾病   医疗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