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如何养护?家长一定要注意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起病隐袭,病程长,大于12个月,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由于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免疫性抗体,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使得血小板减少。

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如何养护?家长一定要注意

部分患者,巨核细胞也可能受到抗体的影响而发生量和质的改变。研究表明,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与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Fc受体结合,后者在共刺激分子CD40与CD154的协同作用下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CD4+T细胞增殖,B细胞的Ig受体识别血小板抗原并合成大量的抗血小板抗体。

临床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出血,约30%数年后自行缓解。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控制出血。脾切除可以取得部分疗效。二线治疗可以选用长春新碱、环孢素A等,也可以使用美罗华、霉酚酸酯甚至骨髓移植。

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如何养护?家长一定要注意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咽喉等出现感染时,应及时就诊,尽快控制感染。饮食要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煎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宜软细。大便潜血阳性者进食半流食,消化道有明显出血者应给予流质饮食。有贫血者多食用含铁量丰富食物。

日常食疗可用花生衣15~50克,红枣5~10枚用水煎服。无糖尿病者还可加红糖适量。出血过多者,除用止血药物以外,可取鲜藕500~1000克,洗净、捣烂、榨汁1~2碗代茶饮,有较强的清热、凉血、止血功效。

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如何养护?家长一定要注意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以散步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患者血小板少于(30~50)×109/L时,应避免手术、肌内注射、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火罐、热敷等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霉酚酸   树突   流食   细胞因子   骨髓移植   目的   免疫性   抗原   受体   血小板   抗体   患者   细胞   食物   家长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