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前些天,远志向大家介绍了“上热下寒”的克星——甘草泻心汤。

在评论区发现,现在脾胃虚寒的人太多太多了。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专治脾胃虚寒。

附子理中丸(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附子)

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子理中丸其实是来自于医圣张仲景的理中丸,在其基础上加了一味附子。

我们先简单的解读一下这张方子。#健康明星计划#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

运化什么?

运化那些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食物。

一旦脾虚,运化功能势必打折,

脾失运化,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成型,吃什么拉什么

中医讲,完谷不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顽固不化”,其实就是从“完谷不化”衍变而来的。

那脾虚用什么?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白术

当然是用白术了!

古人将白术称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再加一点党参,增强了补脾气的疗效。

从组方中可以看到,附子理中丸用的是炒白术,有人要问了,炒白术和生白术有什么区别呢?

生白术的挥发油含量较高,燥性偏强,所以生白术更擅长燥湿、止汗。

而炒白术经炒制后挥发油含量减少,其健脾止泻的功效增强了。

健脾止泻,这不正完美契合了脾虚腹泻的症状吗?

脾虚讲完了,再来聊聊胃寒。

干姜附子都是大辛大热的药材,

两味药合用,

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脾胃里的寒气驱逐出去,让脾胃温暖起来。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附子

尤其是附子比较厉害,

可以治疗阳虚诸证,

通俗点说,可以从心开始,经过脾胃,最后暖到肾。

所以,附子理中丸也可以治疗脾肾阳虚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医家都喜欢将附子、干姜、甘草搭配在一起。

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干姜和甘草可以减轻附子毒性,

同时干姜和甘草也可以协同增加附子温阳的作用。

简单讲,三者搭配,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讲完作用机制,我们再来聊聊那到底哪些人属于脾胃虚寒呢?

怕冷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

脾胃虚寒,则四肢固然难以得到阳气的温熙,

所以那些一年四季都怕冷,手凉脚凉的人群尤为适合使用。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腹泻

上文已经讲了,脾主运化,

有些人吃一些些偏寒凉的食物,诸如绿豆、西瓜等,或者吹了些冷风就腹泻,

往往脾胃也是又虚又寒。

胃痛、痛经

有些人常常会有胃痛,包括一些女性同胞有时候会痛经,

痛的时候,喝点热水,或者用热水袋捂一下,

可能感觉会好一些。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上热下寒

有些人明明脾胃虚寒,但偏偏还上火,

其实这很好解释,上火是因为上面的心火下不去,

脾胃虚寒是因为下面的肾水上不来,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虚阳上浮(上火),阴盛于下(脾胃虚寒)的格局。

想要解决此类问题,打通中焦(脾胃)即可。

白苔

脾胃虚寒的人舌苔往往是淡白的,

舌头看起来滑滑嫩嫩的,

因为水液代谢不出去,这也是寒的表现。

如果舌苔发黄,那就说明有内热,

吃了附子理中丸,反而会适得其反。

切记!


说了哪些人适宜吃,最后聊一聊哪些人不适宜吃附子理中丸。

孕妇

附子理中丸具有理气的功效,会刺激子宫,使子宫收缩,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饮酒

附子理中丸里的附子,有一定的毒性,在酒精中可以快速大量的溶出,

虽然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经过炮制后减轻过毒性,

但仍强烈反对吃此类药品时饮酒,

冒这种没必要的风险,值得吗?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调理脾胃虚寒也是一个道理,

不可能一蹴而就,

没有疗程,何谈疗效呢?

那究竟需要多久呢?

直到怕冷、手凉脚凉、腹泻等等这些问题得到改善为止。

一剂名方——专治脾胃虚寒,从此不再手凉脚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脾胃   惠民   干姜   挥发油   附子   舌苔   白术   党参   专治   甘草   胃痛   毒性   子宫   疗效   中医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