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炽盛跟肝火上炎证这两种症状经常被人搞混,你能分得清楚吗?

对于中医来说,辨证施治一直都是中医的核心。不过古往今来,辨证方法琳琅满目,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脏腑始终是我们绕不开的。虽然未必每一种关乎脏腑的辨证方式都是神奇的脏腑辨证,但却离不开脏腑这个中心点。

在脏腑辨证中,肝的辨证体系里,对于肝火一般只提到肝火上炎证,而这个肝火上炎证一般都与肝气郁结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这个肝经所郁结的火气上炎上逆,从而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症。

肝火炽盛跟肝火上炎证这两种症状经常被人搞混,你能分得清楚吗?

一般来说,以头晕胀痛、耳鸣、面红、目赤肿痛、急躁易怒、心烦不眠或多梦、口苦口干、便秘、尿短黄、或胁肋灼痛、衄血吐血等为基本特征,舌脉上常以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脉要点。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另一种肝经的火热病症,而这种病症称之为肝火炽盛证

只不过,在一般的医书上并没有重点来讲述这种证型。但是并不代表它不存在,而且在临床中,肝火炽盛极其常见。

那么,对于火热炽盛肝经,又该如何确定理法方药呢?

肝火炽盛证是指由于肝经火盛,气火上逆,而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

一般来讲,肝火炽盛证的病机主要有肝火上冲、胆火上逆、经气不利、热盛伤津等情况,所以临床上常以头晕胀痛、头痛如劈、面红目赤、耳鸣如潮、突发耳聋、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失眠多梦、吐血衄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症状为主,舌脉上常以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为辨脉要点。

经过比对,肝火上炎证与肝火炽盛证,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肝火炽盛跟肝火上炎证这两种症状经常被人搞混,你能分得清楚吗?

尤其是二者的病因上是有很大差别的,肝火上炎的发病与肝气郁结有一定的关系,而肝火炽盛却主要是由火热炽盛、内扰于肝而形成的,所以二者即便在症状上有些共同之处,但是也是有所区别的。

由于证型的些许差异,所以在临床选方用药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

肝火上炎证在治疗上,应该以清肝泻火或疏肝降火,比如常见的龙胆泻肝汤、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均可。

但是如果是肝火炽盛,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清泻肝火,不会还来疏肝降火,比如,常用的泻青丸、栀连泻火汤。

泻青丸是由宋代著名医学家钱乙所创立的一个清肝泻火的方剂,全方由"龙胆、大黄(酒炒)、防风、羌活、栀子、川芎、当归、青黛"等中药组成。

总体来看,肝火炽盛证虽与肝火上炎证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仍然还是不太一样,肝火上炎是有肝气郁结的病因,而肝火炽盛则是火热邪气炽烁肝经,虽然在症状上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但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也是有所区别的。

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导致投医无门,调治无效。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在治疗时,应理清思路,辩证论治,对症用药,方能药到病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炽盛   肝火   肝气   方药   龙胆   灼痛   脏腑   易怒   急躁   病症   病因   头晕   口干   症状   中医   区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