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就有“少阳主骨”理论的探析

很多人知道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就有“少阳主骨”理论的探析

少阳主骨”理论根源于《内经》。然现存最早且最能保存古本《内经》原貌的《黄帝内经太素·热病诀》云:“少阳主骨。”但是因为在主流思想中肾主骨的概念相当根深蒂固,所以对于少阳主骨的概念被掩盖而不被重视。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骨关节的疾病通过少阳主骨的理论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很多人知道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就有“少阳主骨”理论的探析

少阳主骨的理论可以先从经络的循行进行部位进行论述,足少阳胆经循行与骨关系密切,涉及全身绝大部分骨与关节。《灵枢·经脉》指出,“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入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从这些经络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全身绝大部分骨与关节都是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之处,故《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这些记载可以确定足少阳胆经相关的病变与全身性的骨与关节病变密切相关。可以说少阳主骨与全身的诸肢节疼痛是相互联系的,比如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足少阳胆经从“居髎”至“足窍阴”共16 穴,此16 穴中治疗与筋骨相关疾病的穴位达14穴之多。与骨相关的筋与髓中的八会穴中的筋会与髓会均列于足少阳胆经中,表明骨与关节的相关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应用与足少阳有密切联系。其中“阳陵泉”为八会穴中的筋会,具有主治全身各关节筋急疼痛的功效; “绝骨”(悬钟)为八会穴中的髓会,具有行气血、通经络、填精益髓之功效,主治筋骨痿软无力等症; “环跳”善治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此三穴为足少阳经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典型常用穴,更是“足少阳之脉……主骨所生病”这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明。

很多人知道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就有“少阳主骨”理论的探析

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中提到: “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于骨,凡惊伤胆者,骨必软,即其明证。”张景岳通过分析胆的生理功能来论述与骨的关系,肝胆互为表里,肝之余气生成胆汁并贮藏于胆内,在肝主疏泄、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下,胆汁散于胃肠,分布濡养全身各脏腑,各脏腑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肝主筋、肾主骨的作用才能得以体现。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主决断,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骨质与胆气俱刚,即“质刚气亦刚”,同气相合,二者具有相通性。足少阳经脉禀受胆的刚气,正是在“刚”上对全身骨骼施加影响。因此当胆腑发生病变时,其“胆汁”不布四肢,则骨失所养,胆病而失其刚,病及于骨。所以很多骨骼相关的疾病除了予以补肾强骨的治疗外适当进行疏通胆腑,会有较好的疗效。

很多人知道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就有“少阳主骨”理论的探析

也曾经治疗过这一类病人,因为骨质疏松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是打了个喷嚏导致多处肋骨骨折,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骨质疏松后期的老年人的确非常痛苦,稍微一个不小心就骨折,我们常常形容他们如玻璃人,对于这类病人很多时候都会想到肾主骨的理论,因为骨的质量不好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补骨,补骨就得补肾,所以很多时候对于骨质疏松都会运用大量补肾的药物,但是效果怎么样呢?因为很多补肾的药物都是不容易被脾胃所消化,这些滋腻的补肾药不但不能被吸收反而加重了自身脾胃的负担,所以很多人吃后反而出现腹胀甚至腹泻等情况,所有针对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按照少阳主骨的思路行疏通肝胆之腑,很多时候会有奇效,特别是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每次采用疏肝通络联合补肾的方法往往会有很好的疗效。

很多人知道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就有“少阳主骨”理论的探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帝内经   中正   理论   都会   脏腑   胆汁   内经   脾胃   探析   小指   经脉   肝胆   经络   疗效   关节   全身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