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面瘫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如何才能分辨呢?这个病案值得学习


早期面瘫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如何才能分辨呢?这个病案值得学习

周围性面瘫是我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口僻、吊线风, 主要是因为颈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或神经本身的炎症导致周围性面神经损害,进而面部表情肌群出现 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不能皱眉、鼓腮和露齿等面部动 作或幅度减小,单侧或双侧面部麻痹、单侧额纹与鼻唇沟消失或变浅、口眼喎斜、闭目不全或露睛、眼裂变宽等为主的 一系列临床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早期面瘫症状不是非常典型,甚至跟颈椎病会有混淆,导致两者出现误诊,今天就举一个病案,给大家予以借鉴。

早期面瘫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如何才能分辨呢?这个病案值得学习

案例:

患者3天前因为贪凉,睡在空调风下,晨起感觉颈项部及右侧脸部僵硬不适,伴有麻木感觉,头重如裹,口中黏腻不爽,胃脘部不适,胃纳不佳,小便偏黄,大便不成型,一天两次。患者因有颈椎病史,曾经出现过颈肩部疼痛麻木,故再次来本院就诊。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右侧额纹不明显,两侧眼睑不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稍有歪斜,伸舌尚居中,四肢肌力正常,病理性反射未引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急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性问题。考虑患者因感受风寒之邪导致面瘫,证属风寒湿阻化热,阻滞经络。治宜化湿祛风,清热通络。方选牵正散合温胆汤加减。服药7剂后诸症状有所缓解,但胃脘部不适存在,予以加厚朴10g,鸡内金10g,继续服用15帖后缓解。

早期面瘫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如何才能分辨呢?这个病案值得学习

处方:

制白附子5g,全蝎3g(吞服),僵蚕10g,姜半夏6g,炒陈皮10g,枳壳10g,当归10g,茯苓10g,制胆南星6g,竹茹10g,白芷10g,甘草6g。

诊治体会小结:

本病早期可能跟颈椎病会有混淆,记录这个病案的目的在于警示临床实践中需要重视查体,颈椎病以颈项部症状为主,而面瘫以面部症状为主,常常伴有口角歪斜,但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时时会导致误诊。患者素体偏胖,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夏日贪凉,整夜空调吹风,最终感受寒邪,阻滞经络,出现面部麻木不适,口角歪斜,痰湿郁久化热出现头重如裹,胃纳不佳,中焦气机不化,故口中黏腻,脘痞胸闷,纳呆食少,大便不爽。日久蕴热者尿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厚腻、 脉滑均为湿热之征象。

早期面瘫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如何才能分辨呢?这个病案值得学习

方中首选白附子、全蝎、僵蚕为君药,祛风化痰,通络止痛,其中白附子辛散,既能燥湿化痰,又能祛风止痉,善引药上行,尤擅于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相伍能祛风止痉,其僵蚕味辛咸平,辛能发散,咸可软坚散结,故能祛风止痛、熄风止痉。全蝎味辛入肝经,虫类药善于通经活络,既可熄风止痉,又能祛风通络止痛。半夏、竹茹、枳实、胆南星、 白芷为臣药,祛湿清热化痰;半夏能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使 气降则痰消,竹茹可清热化痰,止呕除烦,与半夏相配伍,可清热除烦。枳壳苦辛微寒,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白芷加强袪风止痛效果。当归、茯苓、陈皮为佐药,当归辛温擅于补血,辛行温通,为活血止痛之要药,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助半夏以理气化痰,枳壳配以陈皮可下气开痞,消痰散结;又“脾为生痰之源”,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以绝生痰之源。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早期面瘫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如何才能分辨呢?这个病案值得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南星   面瘫   竹茹   熄风   僵蚕   枳壳   全蝎   燥湿   附子   半夏   病案   白芷   歪斜   陈皮   面部   颈椎病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