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文/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 师稳再

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朋友们,看到这个话题可能有人会纳闷,平时不就应该是哪里不舒服才去医院检查的吗?谁会喜欢没事往医院跑啊。

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且不说现代医学推荐的是“三级预防”策略,咱们非常推崇自信的中医也是将“治未病”摆在了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特别是在肿瘤发病率愈来愈高的现在,有效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肿瘤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其早期基本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症状,当感到疼痛而检查时常常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及其他积极治疗的机会,令人很是惋惜。

所以,在如今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今天就为各位普及一下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筛查时常用的检查手段,以帮助大家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体检项目,最大可能地护航身体健康。

消化系统在人体日常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包括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等)和消化腺(肝脏、胆囊、胆道、胰腺等),这些器官均有发生肿瘤的可能。在我国人群中,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均较高,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高效实用的检查手段,在每1 ~ 2 年一次的体检频率下,使您的健康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

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血液化验

可以肯定各位在年度的体检计划中以抽血化验为必选,比如血常规、血生化等,不过今天我要谈的是血液化验中的肿瘤标记物检查,这项检查已经在全国各级医院开展。

可能很多朋友对肿瘤标记物不是很懂,其实简单来讲就是肿瘤将其所产生的特殊的代谢产物排入宿主的体液中,这样我们即可通过检查血液、尿液等体液来发现和诊断肿瘤。我们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以下4 种:

甲胎蛋白(AFP):是提示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特别对于乙肝人群来讲,可以定期化验AFP,如果该值升高要及时咨询医生做进一步排查。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很难测出,可以提示消化系统许多肿瘤的可能,包括结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

癌抗原(CA199):在胆道肿瘤、胰腺癌中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是至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而且CA199 在胃癌和结肠癌等患者中也会升高,不过敏感性不高。

癌抗原125(CA125):在消化系统方面是胰腺癌和胃癌的筛查指标之一,但是很多时候当肿瘤出现腹膜转移时,CA125 才会明显升高,而这却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以上4 种是我们在临床中用于筛查消化系统肿瘤时常用的肿瘤标记物,由于其方便快捷,而且费用较低,所以推荐作为体检筛查首选。如果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有针对性地完成进一步的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消化内镜(胃镜、结肠镜)

说到这项检查,很多朋友都会头疼,一个从咽喉进、一个从肛门进,想想心里都难受。不过目前看来,以国人中极高的胃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来说,这两项检查确实非常有用武之地。

通过胃镜可以覆盖检查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通过结肠镜可以覆盖检查到阑尾、盲肠、结肠和直肠,而且胃镜和结肠镜可以放大观看消化道表面并能够准确取到病理活检,对于这些肿瘤的早期发现是非常有帮助的。

与我国发病情况极为相近的日本,为提高胃肠癌的早诊率,现在日本40 岁以上有相关症状的患者,50 岁以上没症状的人,每年都会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因此,日本早期胃肠癌的发现率很高,但死亡率却很低。

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到了40 岁后,至少每两年应该查一次胃镜及结肠镜,50 岁以后,尽可能每年都查一次胃镜及结肠镜。

其实,现在大医院的胃镜和结肠镜都可以完成无痛检查,可以请麻醉科医生打点镇静剂,睡上几分钟,胃镜或者结肠镜就做完了,没有感觉,没有痛苦,利大于弊。

特别要提醒大家,结直肠肿瘤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特性,这说明生活习惯和基因特点会在结直肠肿瘤发病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果周围亲属中有结直肠肿瘤病史的情况,建议您要高度重视结肠镜检查,及时把要烧起来的肿瘤之火消灭在萌芽状态。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在消化内镜里,为什么没提到小肠镜这一检查呢?

其实,这与小肠的器官特性有关,相比胃和结直肠,小肠的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而且,小肠镜检查方法( 因为人类小肠可达4 ~ 6 米,所以小肠镜需要先经口咽进入,检查上半部小肠,再退出后经肛门进入检查下半部小肠) 颇为麻烦,对受检查者的创伤不小,国内很多医院也并未开展这一检查,所以权衡利弊后并不需要在普通人群中推荐这一检查方法作为筛查手段。

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腹部超声(肝胆胰)

这一项检查我们在医院称为腹部常规超声,主要是覆盖了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脾脏(不属消化系统),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波扫描人体,再通过对反射信号的接收、处理,以获得体内器官的图像。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新,现在大家在医院里会接触到的基本都是B 超了。

可以说超声检查是具有很高性价比的,一方面,超声已经可以发现直径1 厘米左右的肿瘤,另一方面,相比诸多有放射损害的检查,超声检查是完全对人体无害的,而且平均每人的检查时间不到10 分钟(磁共振检查平均30 分钟)。

所以,我们非常推荐每1 ~ 2 年体检时,务必包括腹部超声检查,这样我们就可以尽早发现肝脏、胆囊、胆管、胰腺等部位的肿瘤,避免贻误诊治。

另外,由于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患者更应该每年甚至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不单可以早发现肝脏肿瘤,也可长期观察判断乙肝病毒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情况,为乙肝的治疗控制提供根据,努力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影响身体健康。

这些检查基本就把整个消化系统都覆盖到了,有的检查虽然会有些许痛苦难受,但相比生命健康的价值来讲,这都是值得的,毕竟每1 ~ 2年才做那么一次,忍忍就过去了。

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不过,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这些检查是经过医学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权衡利弊后综合建议的,每个检查仍然有自己的局限性,并不能绝对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有无,都有误诊、漏诊的可能性,这是科学发展中所客观存在的。

所以,除了客观的检查外,各位朋友还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细心留意自己的不适症状,及时就诊,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来诊断治疗疾病。

千万不要等到疼痛难忍了再来就诊,那时可能已经耽误太多了!

欢迎订阅,电话订阅有好礼!订阅热线:010-65242081

不要让疼痛成为去医院的唯一动力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文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health-care@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医院   胃镜   直肠   抗原   小肠   胰腺   胆囊   消化系统   胃癌   发病率   日本   超声   肝脏   肿瘤   疼痛   动力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