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尿酸药1个月,我的痛风发作了3次,这是为什么?

#袋鼠健康超能团#@韦尼医生


患者故事

患者小刘患痛风3年了,每年痛风都会发作3-5次,血尿酸高达600μmol/L以上,但一直没有治疗。上个月他终于下定决心接受治疗,自己购买了降尿酸药。但在服药的第一个月内,痛风竟然反复发作了3次,部位也由平常发作的右脚转移到左脚。他很不理解,为什么服药后痛风反而发作更频繁了呢?

吃降尿酸药1个月,我的痛风发作了3次,这是为什么?

相信不少痛风患者都有与小刘相似的经历,有的患者怀疑“药不对症”,还有的患者认为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但如果告诉你这是开始服用降尿酸药后的正常反应,你会相信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发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


我们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基础,在血液中几乎都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当人体血液中尿酸盐水平长期大于420μmol/L时,过多的尿酸盐会聚集成晶体,即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皮肤、肌肉、输尿管、肾脏等各个部位。


如果将血液中的尿酸盐比作北冰洋中一块块“浮冰”,始终处于漂浮运动中,那么尿酸盐结晶就是由浮冰组成的难以移动的“冰山”,位于关节、脏器等身体各部位。降尿酸药的作用是溶解固定不动的“冰山”,使其由大变小,由多变少,转化成四处移动的“浮冰”,从关节、脏器等身体进入血液,最终经过肾脏的作用排出体外。需要指出的是,“冰山”不会凭空消失,只能转化成无数“浮冰”排出体外,但也正是这一过程导致了痛风的频繁发作。


吃降尿酸药1个月,我的痛风发作了3次,这是为什么?

还是以患者小刘为例,在未服用降尿酸药时,小刘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与关节、脏器等部位的尿酸盐结晶含量都是稳定的,即尿酸盐形成结晶与结晶溶解成尿酸盐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开始口服降尿酸药后,小刘的关节、脏器等部位的“冰山”溶解加速,尿酸结晶溶解幅度增大,导致大量尿酸盐释放入血液。我们身体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也会进行调整促使尿酸盐提高合成晶体速度,即促使增多的“浮冰”重新形成“冰山”,这些“冰山”会沉积在其他关节、脏器处,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吃降尿酸药1个月,我的痛风发作了3次,这是为什么?

虽然此时痛风发作是开始服用降尿酸药后的常见现象,但毕竟会对身体造成病理影响,应该尽可能避免,患者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降尿酸药应从小剂量服起,使血尿酸平稳下降,而非骤降。如非布司他可以从半片口服起,别嘌醇可以选择0.1g/片的小规格包装。待服用一段时间后身体已经适应了降尿酸药所带来的尿酸水平变化,再逐渐增加降尿酸药物剂量。


第二、提前进行预防用药。目前临床上对于初次服用尿酸药的患者,可以配合小剂量消炎止痛药或秋水仙碱预防服药期间痛风发作,一般服用一段时间即可,不用长期服用。


第三、加强饮食控制,多饮水。开始服用降尿酸药初期,“冰山”溶解,“浮冰”拥堵“北冰洋”。此时我们更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能额外增加“冰山”数量,同时还要多饮水,相当于为“北冰洋”扩容,减少“浮冰”聚集成“冰山”的几率。


第四、痛风发作急性期不服降尿酸药,急性期过后再开始降尿酸治疗。痛风发作急性期服用降尿酸药非但不能降低尿酸水平,还能导致短时间内痛风反复发作,且关节肿痛更加剧烈。一般应该在急性期尽早使用消炎止痛药控制炎症,待1-2周炎症完全消失,再考虑加用降尿酸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异议 联系删除

吃降尿酸药1个月,我的痛风发作了3次,这是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韦尼医生,希望我在这里分享的所学所知可以为大家的健康提供帮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我会每周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尿酸   北冰洋   痛风   浮冰   止痛药   脏器   冰山   结晶   关节   部位   药物   患者   血液   身体   急性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