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癌外侵

肾癌属于泌尿系统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于肾癌的治疗来说,要根据肾癌的分期以及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肾癌出现外侵可能指的是肾肿瘤病灶突破包膜,然后出现腹盆腔转移,有肾癌,可能会通过血管导致癌栓扩散转移等等。肾癌出现外侵也可以做单侧肾脏切除,加上癌栓取出,或者是淋巴结清扫之类。术后再配合一些生物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等治疗方式,尽量延长生存期治疗。

怎么治疗进展期肾癌

肾癌属于泌尿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一旦到了进展期的这种肾癌,有可能病灶比较大、或者有肾周的一些肿大淋巴结或者肾血管的血栓等等。这种说明分期不是太早可能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比较重,主要有血尿症状、还有肾区疼痛以及影像学发现肾区肿块,对于这种进展期的肾癌也是需要做肾脏切除手术治疗的。手术之后还需要配合生物免疫治疗,主要是应用干扰素或者白介素,也可以用一些靶向药物治疗口服比如口服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来控制病情发展。

肾癌手术前要注意什么

肾癌属于泌尿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了解有没有其他部位的病变。如果病灶局限在肾脏,可以做手术切除单侧肾脏。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肾区的疼痛,还有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区肿块,另外会有血尿的表现。肾癌是泌尿系统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前完善检查排除禁忌,进一步手术之后,术后病理可以确定类型和分期。一般肾癌手术之后需要配合生物免疫治疗,也有一些靶向药物可以应用。一般的放疗和化疗,对于肾癌并不是太敏感。

为什么肾癌用微创治疗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这个疾病进展比较快,容易出现淋巴结的转移,早期的这个疾病,临床症状不太明显,病情进展后可有血尿,腰痛,腰部肿块三大症状。应该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近年来,采用的微创治疗肾癌。对于并到小于两个公分,没有明显淋巴结肿大的,常常能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能达到手术创面较少,出院较快,因此常常作为首要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根据病理情况,明确进一步诊治。

肾癌症状

肾癌,属于泌尿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肾癌主要的症状有肾区疼痛也就是左侧或者右侧的腰部疼痛,另外可能会有血尿、还有就是检查发现肾区肿块的表现,这也是肾癌的几种主要的症状。肾癌通过做增强CT以及增强核磁共振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理检查。肾癌的治疗也是以单侧肾脏根治性切除治疗为主,有些可以做肾脏部分切除。一般手术之后还需要配合生物免疫治疗以及靶向药物等治疗,对于放疗、化疗相对不是太敏感。

肾癌头很痛怎么办

肾癌作为泌尿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与头痛之间可能没有确切的关系,当然如果肾癌伴有一些肾性的高血压、血压波动可能会引起头痛。还有像颈椎病以及其他原因,本身就有的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有可能造成头痛,如果是这种情况在治疗肾癌的同时也需要对症处理治疗这种头痛。另外如果肾癌有头颅转移这种情况会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也需要应用一些对症处理,包括放疗、还有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嫌色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吗

嫌色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吗?肾细胞癌的种类有很多,嫌色细胞癌就是其中的一种,约占肾癌的百分之五,患者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腰痛等症状,但是很少出现晚期肾癌的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三联征,对患者危害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嫌色细胞癌的恶性程度高吗?

什么是肾癌外侵

嫌色细胞癌属于肾脏的一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胞膜,胞质淡嗜碱染,核周常有空晕,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血管周围常有大细胞包绕。

不过嫌色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细胞肿瘤,它是一种形态比较特殊但是恶性程度比较小的肿瘤类型之一,起源于肾集合管上皮,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此类肿瘤的首选方式之一,相对于同期其他类型的癌预后要较好。

肾嫌色细胞癌发病高峰年龄在 60岁左右,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患者大多数通过体检偶发诊断(19.0%-68.8%),有临床表现者可表现为血尿、腰部疼痛,尿潜血检查阳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8cm。嫌色细胞癌平均诊断年龄为51.2岁,男女比率为1.125,大多数患者属于偶发病例(82.4%),肿瘤平均最大径为5.7cm。

大体而言,嫌色细胞癌不像肾癌的其他亚型,较少出现出血或坏死灶。光镜观察瘤细胞多呈实片状或腺泡状排列,突出特点是胞膜清晰;电镜下胞质内富含膜性小空泡。大体和显微镜下肾嫌色细胞癌易与肾嗜酸细胞腺瘤混淆,这时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加以区分。

与其他肾癌相比,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Amin MB等分析总结国外多篇文献大量肾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发现肾嫌色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78%~100%,10年生存率为80%~90%,而透明细胞癌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76%和44%~70%。

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又称肾细胞癌或肾腺癌,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男女比例为2:1,大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达20%,是儿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肾癌的发病率目前呈上升趋势,但病死率正在下降。肾癌的治疗主要有:

(1)根治性肾切除:是肾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包括切除病肾、肾周脂肪、肾周围筋膜和同侧肾上腺。根治性肾癌切除的同时作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降低局部肿瘤复发、有助于正确的临床分期及提高生存率。

(3)肾肿瘤剜除术:对于孤立肿瘤且小于3cm,肿瘤位于肾脏表面的患者,可采用肾肿瘤剜除术,可以有效地保留肾单位,避免术后出现因肾脏切除造成的肾功能下降。

(4)肾脏部分切除术:肾肿瘤位于肾脏的一端且未侵及肾门及肾静脉的患者可采用,可保留部分肾单位,对于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尽量保留肾组织。

(5)肾动脉栓塞:肾肿瘤动脉栓塞是肾肿瘤治疗的一种辅助性措施,肾动脉栓塞后可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出血及癌栓扩散,亦可降低手术难度。对于部分无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行肾动脉栓塞联合放疗、生物治疗等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6)腔静脉内瘤栓的处理: 大多数专家意见腔静脉瘤栓手术,适用于无远处转移或区域性淋巴结浸润患者,用此手术患者可望获得较长时间的存活。

(7)转移性肾癌的处理: 目前对转移性肾癌处理的一致看法是:①单个转移灶,应争取患 肾和转移灶切除,术后辅以化疗和/或免疫治疗。②多发性转移性肾瘤,在条件许可下,亦应切除原发病灶后给予综合治疗,可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偶有转移灶自行消失的报道,因而不可忽视转移性肾癌的治疗。

(8)腹腔镜下根治性肾癌切除术: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可避免开放手术中对肿瘤的挤压,减少因手术造成的肿瘤转移,因此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早期肾癌的治疗中已经占到了主导地位。

(9)氩氦刀治疗:氩氦刀冷冻治疗可同时治疗多个肾脏肿瘤,也可做为肿瘤晚期的姑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氩氦刀治疗可以在B超、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也可在开放手术及腹腔镜下直视进行。氩氦刀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保留肾实质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0)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有效保留肾单位,具有单次治疗体积恒定、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等优点,同时也可与放及手术联合应用,亦可用于其他疗法无法治疗或治疗失败者。

(11)高能聚焦超声治疗:高能聚焦超声具有无创性、靶向性及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12)微波凝固治疗:微波凝固治疗具有患者耐受性好、疗效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同时微波治疗后灭活的肿瘤组织还可产生肿瘤抗原,刺激肌体免疫系统,使局部及全身的免疫功能增强,起到限制肿瘤细胞扩散及转移的作用。

(13)免疫治疗:多年来已证明人体实性肿瘤内淋巴细胞对其肿瘤细胞有免疫反应,但这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对自体肿瘤的细胞毒作用往往较低,因肿瘤内有抑制的机制,这种TIL细胞需在体外刺激和扩增,使之对自体肿瘤充分发挥细胞毒作用。正常人类淋巴细胞和白介素2(IL-2)培养能够产生效应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即LAK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即TIL细胞亦可在体外用IL-2扩增,在动物实验发现这种过继性的转移TIL,其治疗效果比LAK细胞强50倍~100倍,并可破坏其肺和肝的转移灶。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尚在探讨中。

目前在临床试用的分子靶向药物有贝伐单抗+厄罗替尼等。

用法为贝伐单抗(Bevacizumab) 10mg/kg,1次/2周,静脉给药,同时每天口服厄罗替尼(Tarceva)150mg。治疗两个月后,57名患者中10名患者(25%)部分缓解,6名患者(15%)稍有缓解(缩小20%~30%),19名患者(47%)病情稳定,同时发现不同部位的转移灶都有客观缓解,包括肺、肝、骨、淋巴结和肾上腺。仅5名患者(12%)出现疾病进展。本试验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5~16个月)。中位TTP超过12个月,81%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仍然存活。

还有一个药物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是一种靶向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和VEGF的抑制剂,主要用于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治疗。

疗效:Ⅱ期随机不连续的临床试验,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肾细胞癌。202名进展期肾细胞癌患者在索拉非尼治疗最初的12周后,73名肾细胞癌患者继续维持标签公开的索拉非尼的治疗,65名患者随机分为索拉非尼或安慰剂组,在又一个12周后,即24周时,就这65名随机分配的患者来说,在无进展率方面,随机分配至索拉非尼的患者(16/32,50%)明显高于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的患者(6/33,18%)(P=0.0077)。索拉非尼组PFS(163天)显著长于安慰剂组(41天)(P=0.0001,HR=0.29)。

还有63名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参加了试验。结果显示,有21名患者(33%)获得部分缓解,23名患者(37%)病情稳定超过3个月,19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病情快速进展。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43名患者仍然存活,预计1年存活率为65%。认为这是近20年来对肾癌第一个真正有效的药物。

不良反应:

最普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事件为皮疹(38%),腹泻(37%),手-足皮肤反应(35%)和疲倦(33%) 。索拉非尼治疗组中CTC3级和4级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比率分别是37%和3%。

剂量和用法

索拉非尼的推荐剂量是每天400mg(2×200mg片),每天两次,不与食物一起服用(至少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治疗应持续到患者不再从治疗中获得临床上的益处或直到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

可以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可能需要暂时停药和/或减少索拉非尼的治疗剂量。当必须减少剂量时,索拉非尼的剂量减少至400mg每天一次。如果需另外减少剂量,索拉非尼可减少至每隔一天的单剂量400mg。

(14)放射性粒子、缓释化疗药物局部植入:将放射性粒子或缓释化疗药物直接植入肿瘤内,可较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组织,有效杀伤癌细胞,具有全身反应轻微、安全、疗效确切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肾癌   靶向   淋巴结   血尿   恶性肿瘤   剂量   肾脏   肿瘤   免疫   症状   药物   患者   细胞   进展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