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又到一年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有歌谣曰:“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端午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到端午佳节,我们都会按照一些习俗来过端午。

端午节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龙船饭、睇龙船、点艾条、薰苍术、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九狮拜象、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三十多种。其中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在这么多的端午习俗活动中,盛行至今,在民间普遍传承的6大习俗,都有哪些含义呢?


1、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吃粽子的含义: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起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它们不要伤害屈原。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2、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时,人们通常会在门上挂艾草或者菖蒲,一般选择挂艾草的较多。

挂艾草或者菖蒲的含义:民间普遍认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至今,一些地方民间仍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将艾草挂在门口,是为了驱疾避凶,讨个吉利,作为保护之用。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3、佩香囊(香包)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一些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佩香囊(香包)的含义: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4、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在端午节的清晨,各家大人都要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现在,通常是把五色丝线与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搭配制作成多种漂亮饰物,给孩子佩戴。

栓五色丝线的含义:五色丝线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5、赛龙舟

赛龙舟,也称扒龙舟。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因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所以端午节也叫龙舟节。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赛龙舟的含义:赛龙舟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6、雄黄酒画额

端午节这一天,古人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古语曰“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喝雄黄酒有损人的身体健康,危险性很大。

不过,现在喝雄黄酒已不再盛行。而演变为用雄黄酒给小儿画额。

雄黄酒给小儿画额的含义: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同时也能驱赶恶灵。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书写“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三则表达对孩子的祝福。

端午节盛行至今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总之,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健康平安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端午节   香包   长命   习俗   龙舟   屈原   含义   雄黄酒   菖蒲   香囊   丝线   粽子   端午   民间   艾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