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里,贫血大揭秘!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症候群,并非一种疾病。它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睥等器官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典型的呈小组胞低色素型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

1、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足够量的铁或食物结构不合理,导致铁吸收和利用减低。我国食物结构一般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肉类较少,因此血红素铁含量较西方饮食为低,饮食中供铁量以非血红素铁为主,并且含有大量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物质。铁来源的食物构成不合理,仅20%的铁来源于动物食品。当生理性铁需要量增加时,如婴幼儿、青少年,就容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慢性失血:这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病因之一。如按每毫升血含铁0.5毫克计算,慢性长期失血即使每天失血址少至3-4毫升,也足以引起缺铁。胃肠道出血是成年男性引起缺铁最常见原因,女性则以月经量过多为主要原因,其他常见的有痔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憩室和息肉、食道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出血。缺铁栓贫血常是胃肠道肿瘤首发表现。在农村,钩虫感染是引起慢性消化道失血的重要原因。

3、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全切除术和胃次全切除术后数年发生缺铁,原因是术后食物进入空肠过速,特别是毕氏Ⅱ式食物绕道十二指肠直接进入空肠以及胃酸过低都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或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特别是累及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的小肠疾病,不仅引起铁吸收不良,并且随着大量肠上皮细胞脱落而失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裂孔   空肠   血红素   小肠   消化道   血清   术后   病因   不合理   蛋白   胃肠道   性贫血   食物   饮食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