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经期不规律 腹痛、腹胀不断加重 医生从23岁姑娘的身体里抽出“巧克力”样粘稠液体

梁女士今年23岁,一年多以前被诊断患上“巧克力”囊肿。近段时间,每个月的“那几天”越来越不规律,而且经期腹痛、腹胀不断加重,哪怕吃了止痛片,还是痛得死去活来。


前段时间,梁女士偶然在网上看到病友分享自己巧克力囊肿的治疗经历,于是,她也慕名找到了浙江医院超声诊断科副主任洪勇强主任医师。


经过检查,B超提示梁女士的左卵巢内可见一大小约6cm的囊性包块,经过术前评估,符合介入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适应症。

每个月经期不规律 腹痛、腹胀不断加重 医生从23岁姑娘的身体里抽出“巧克力”样粘稠液体

8月4日,洪勇强为梁女士成功实施了相关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直径只有1mm的穿刺针穿入梁女士的囊肿腔内,共抽出黑色粘稠液体(巧克力色)130ml,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抽出的液体颜色清亮。随后医生们采取硬化治疗,在梁女士的囊内保留部分药物以防囊肿复发。由于是微创手术,第二天一早,梁女士就出院了。

每个月经期不规律 腹痛、腹胀不断加重 医生从23岁姑娘的身体里抽出“巧克力”样粘稠液体

洪勇强介绍,巧克力囊肿学名“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简称“巧囊”,是子宫内膜异位的一种病变。“女性每个月的月经是源于子宫内膜的脱落。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是生长在子宫腔内的,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如果有些‘调皮’的子宫内膜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偷偷从输卵管跑到盆腔里野蛮生长,在性激素的影响下,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便会随着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使得卵巢逐渐增大。”因为这些血实际上就是月经血,当其中的水分被吸收后,血液就会浓缩成深咖啡色,质地粘稠,看上去就像液态的巧克力,所以大家把它称作“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多发于25~45岁的育龄妇女,典型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急腹症、月经异常等,也有少部分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据统计,巧克力囊肿会导致妇女不孕率高达50%。在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同时伴有性交痛及婚后多年不孕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妇科进行检查。


不过,虽说巧克力囊肿很容易导致不孕,可一旦怀孕,由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大多数时候不会来月经,囊肿就可能逐渐萎缩变小,甚至是消失。因此,巧克力囊肿与不孕之间的关系非常矛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会建议有生育需求,且囊肿不大的女性尽快怀孕。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

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王婷 吴玲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液体   巧克力   急腹症   输卵管   囊肿   盆腔   卵巢   超声   子宫   月经   患者   生长   规律   妇女   女士   姑娘   身体   医生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