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热水致癌?白开水相当于“慢性毒药”?喝水也这么多道道!!

喝水,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小习惯,但却被赋予了“万能药”的称号

相信大家都听过关于喝水的各种言论:

感冒了,多喝热水……

肚子不舒服,多喝热水……

空气干燥,多喝水……

喝热水致癌?白开水相当于“慢性毒药”?喝水也这么多道道!!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按时按量喝水本是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近日,关于喝水的种种说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经常喝65℃以上的水会致癌?”、“白开水放凉后堪比慢性毒药?

消息一出,很多喝热汤、吃热饭的小伙伴慌了神,纷纷表示疑惑。

经常喝65℃以上的水真会致癌?白开水放凉后堪比慢性毒药?到底怎么喝水オ安全?

快带上你的疑向,一起来阅读吧,答案都在下面了……

经常喝65℃以上的水真会致癌?

这种说法来自于2016年7月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期刊的一篇关于咖啡、啡伴侣和热饮致性的评估报道

该研究指出对于饮用很热的热饮产生致癌性的机制和相关证据还不充分,但是饮用很热的热饮和细胞损伤及可能致癌的联系还是存在的

比如,温度过高可能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热损伤(如灼伤),损伤的消化道黏膜表层会脱落、更新,如果反复的热损伤会使细胞增生的速率加快,从而增大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进而可能造成细胞的癌变

基于这些原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高于65℃以上的很热的热饮归为2A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很可能致癌

那么,从感官上如何判断65℃是多热呢?

曾有热心的消费者进行过测量,比如刚出锅的面条大约70-80℃,刚好的茶水大约80-90℃,而火锅汤高达120℃

可以进行简单的自行对比,但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去饮用高于65℃的饮料,包括65℃以上的白开水

多喝水真的科学吗?

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推荐,成年男性每天饮水量应该在1700mI以上,成年女性在1500m以上,如果一杯水按200ml计,大约就是八杯水。

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卫生健康委建议7-10岁儿童饮水1000m,11-13岁儿童每天饮水1100-1300ml,14-17岁青少年每天饮水1200-1400ml。

此外,水虽然和我们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不宜过度饮水。

过度饮水容易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造成身体内水分来不及排出、体内水分过多,而血液中钠离子被稀释,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所以,正常情况下每天八杯水即可再通过食物里获取的一些水分,足够满足人体对水的需求

但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或是运动量大、劳动强度高的人群,比如健身爱好者、建筑工人等,全天的饮水量应该更高,同时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盐分)。

喝热水致癌?白开水相当于“慢性毒药”?喝水也这么多道道!!

白开水放凉后堪比“慢性毒药”?

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饮用水的水质不含病原微生物,而且虽然经过了消毒处理,但水中残留的一些化学成分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所以,烧开的白开水是非常安全的

但是随着白开水放置时间的延长放凉的白开水有可能会从环境中获得—些微生物这主要和所处环境的洁净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长时间放凉白开水的场景在居家环境,被微生物侵染的可能性相对更低。

此外,虽然有一些细菌(如硝化细菌)有能力代谢产生一些致病物,如亚硝酸盐。

但在白开水放凉的过程中,不太可能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更应该担心的是水中本身的亚硝酸盐含量,比如重复煮沸的白开水有可能带来的浓缩效应。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最高限量分别为10mg/L和1mg/L。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最高分别为37mg/kg体重(1995年)和007mg/kg体重(2002年)。

以体重70kg的成年男性估计,只考虑饮水的情况下要达到硝酸盐的AD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59的水而要达到亚硝酸盐的AD每天大约需要摄入49的水。

而实际生活中饮用水里两者的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

白开水放凉时间过长并不会有太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更多是放置时间过长,影响口感。

因此,日常生活中没有长时间放置白开水的必要。

怎样喝水比较健康?

首先每天保证喝足量的水而且应该主动喝水,不要口渴了再喝,喝水频次也可以适当间隔开。

其次在某些特殊时间段饮水,比如早起和睡前都可以喝—杯水,补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

再者,饮水的水温大约在18-45℃都比较适合,如接近人体温度更好。

最后注意不要用纯净水或饮料等完全代替白开水。

一方面,白开水里有一部分营养素是纯净水里没有的,另一方面,饮料里一般会提供比较多的糖分,容易引肥胖等问题。

综上所述

生活中尽量不要去饮用高于65℃的水或饮料

存在可能致癌的风险

建议每天主动喝足量的水

水温45C左右最合适

转自:科普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白开水   毒药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热饮   黏膜   卫生标准   消化道   高于   损伤   水分   饮水   热水   体重   饮料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