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同游、同生、同在——涵敛光芒,同众尘垢

一笑三语:同游、同生、同在——涵敛光芒,同众尘垢

前几天聊了“挫其锐,解其纷”,今天接着聊“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我觉得意思是说,大道无形,且道无处不在。若能与道同游,与天地同生,与万物同在,这将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玄同之境啊。但是,在聊这句话的同时,要明白“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在《道德经》中出现两次,其分别在4章和56章。纵观前后两章,我认为所表达的思想是不同的,因而两章所表达出的思想也是有所区别的。在4章中主旨看,老子是从“道”之用的角度来诠释“道”之本体,“和其光,同其尘”与前面的“挫其锐,解其纷”一起是承接前面“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而来的,是为了具体描述“道”“体虚而用不盈”这一特征的。因此,在日常具体生活里,人们常常会因为自己身上的光芒过于炫耀,从而自标清高,不愿与他人为群,这样子的话,“道”之用则“有盈”了,所以,要想更好地彰显“道”的作用,人们需要泯合炫耀,“和其光”,涵敛光芒,“同其尘”,同众尘垢,混迹世俗。故此“道”也会隐没地存在着、作用着,这就是4章所说的“湛兮似或存”。既表现了“道”“体虚而用不盈”的特性,又为人们在具体生活中履“道”指示出方向,从而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蕴。而在56章中,这句话与前面的“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一起所要表达的乃是无偏无倚、泯灭彼此的“玄同”观的。因此,我认为可以进一步藉着这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读和认识“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

范云峰辛丑七月三十郑州早安!

一笑三语:同游、同生、同在——涵敛光芒,同众尘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尘垢   道德经   光芒   意蕴   令人神往   郑州   本体   主旨   清高   无处不在   视角   世俗   万物   老子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