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应该蘸酱油、还是蘸醋?


吃饺子应该蘸酱油、还是蘸醋?

十多年前出差去苏州在便餐店吃饺子,我向服务员要酱油,她告诉我:“没有。我们这儿吃饺子蘸醋、不吃酱油。”

2010年带父母去杭州旅游,在西湖附近饭店吃清蒸鲢鱼。母亲唠叨:“这鱼咋做的,一点油没有呢!”

通过这些事我后来思考,厚重文化底蕴的江南、饮食文化定有传承。而且自古江南出名医,饮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古代中医药学理论。

饺子、包子基本是肉馅为主,肉五行属土。陈醋是酸味的,酸味属于木。大家都知道炖鸡时放陈醋、山楂容易炖熟。五行理论是:木克土。酸味的陈醋能分解肉纤维,江南人吃饺子蘸醋是让肉馅在胃里得到充分分解,减轻脾胃负担。《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讲:“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酱油是豆、麦、麸皮酿制调味品,但含盐酱油以咸味为主。盐从中医理论讲是热性的。北方下雪路面结冰,撒盐一会儿融化。酱油含盐为主,自然也是热性的。北方人吃饺子酱油必配蒜末,大蒜也是热性的。肉馅、盐、蒜久食易发食火、生痰浊。北方人以吃猪肉为主,猪肉乃生痰之品。(痰浊是病理产物)

高血压病人多属于中医理论的肝阳上亢、肝火旺范畴。西医大夫医嘱高血压病人必须低盐饮食。为何?盐是热性的。食盐的热性加剧了肝阳上亢、肝火旺证候。中医大夫对高血压病人医嘱也要求低盐饮食。

原发性高血压病盐摄入量过高是主因。味精所含的谷氨酸钠是食盐的两倍,我家已十多年不吃味精。《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王冰注解:“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是说经常吃肉类油腻食物容易生火。丁在十天干五行属火。

脾胃运化不及的体质,湿浊积聚蕴生痰热之邪。中医理论认为痰热之邪是肿瘤等疑难病的主要病机。

有些小孩经常感冒发热,一年要发烧几次,来诊查舌诊脉温病居多,伤于风寒者临床极少。为何?肉食吃的太多。有些小孩无肉不餐,青菜很少吃,形成内热体质。感触风热之邪,极易诱发温病。(临床主要指呼吸道感染)

饺子素馅很少,基本都是肉馅、海鲜。儿童易感冒与吃饺子无关,但与肉类、海鲜吃的过多形成内热体制是关键因素,故在这里简述一下,希望引起家长重视。

陈醋、酱油本是酿制发酵食品,但能买到纯发酵的不太容易。即使有也非常贵、老百姓也用不起。有些食用醋是冰醋酸稀释的,酱油市场假货更多。

某病人八十多岁、腹胀吃不下饭,有肠息肉病史。我说:那么大年纪带病长寿也是不错选择,手术并非首选。辨证诊断他是脾胃运化功能虚弱、运化不及引起的腹胀。嘱咐牛奶、豆制品、苹果、梨等寒性食品戒口,每餐饭后吃一个橙子。三日后打电话反馈:“肚子不胀了,中医疗效很神奇。”

大自然恩赐我们的橙子、山楂等酸味食物比工业化“陈醋”好多了,最基本它们值得信任。橙子酸甜,是中药枳实成熟期的果实。枳实是橙子的干燥幼果,具有消食化积,破气除满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黄帝内经   酱油   枳实   陈醋   肝火   肉馅   内热   医嘱   酸味   脾胃   高血压   江南   食盐   橙子   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