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女性的难言之隐,辨清病因,中医帮你远离阴道炎

阴道炎,女性的难言之隐,辨清病因,中医帮你远离阴道炎

一、何为阴道炎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是导致外阴阴道症状如瘙痒、灼痛、刺激和异常流液的一组病症。中医上并无阴道炎,而称之为“带下病”,指带下的量、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或减少。

“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带下泛指妇产科疾病,由于这些疾病都发生在带脉之下,故称为“带下”。狭义的带下包括生理性带下和病理性带下,生理性带下是指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一种润泽于阴道内的无色透明、黏而不稠、无特殊气味的液体,该液体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相对增多,这是机体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的正常表现,由于多数女性的带下略呈白色,故俗称“白带”;但是,当阴道的分泌物明显增多,而且颜色、质地、气味都出现异常的时候,即为病理性带下,简称为带下病。

带下病的主要病因以湿邪为主,主要病机是任带两脉损伤,失约或失养。治疗上重在调理任带二脉。由于带下病以湿邪为患,故其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且常并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疾病,是女性患者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

阴道炎,女性的难言之隐,辨清病因,中医帮你远离阴道炎

二、阴道炎的主要表现

中医对带下病的辨证,主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味及伴随症状、舌脉辨其寒热虚实。临证时尚需结合全身症状及病史等全面分析,综合辨证。

如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清稀,质稀薄,无臭味,绵绵不断者,多属脾虚湿困;

带下量多,色质清稀如水,无臭味,有冷感者属肾阳虚;

带下量多或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为阴虚挟湿;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质脓性黏稠,有臭气,或如泡沫状,或豆渣状,为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浑浊如米泔,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稠,恶臭难闻,属湿毒热结重证。

带下量少伴有阴道干涩或性交痛等症状者,多少肝肾亏损。

西医将阴道炎分类为5种:

1、细菌性阴道病

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检查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2、念珠菌性阴道炎

(1)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

(2)尿频、尿痛。尿痛特点是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及前庭导致疼痛。

(3)特征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

(4)外阴炎呈地图样红斑、水肿、抓痕。

(5)阴道炎可见水肿、红斑、白色膜状物。

3、滴虫性阴道炎

(1)阴道分泌物增多特点: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2)外阴瘙痒部位:阴道口和外阴。

(3)若合并尿道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4)不孕: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阻碍乳酸生成,影响其在阴道内存活。

(5)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散在出血斑点,“草莓样”宫颈后穹隆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阴道黏膜无异常改变。

4、老年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常伴有性交痛。

5、幼儿性阴道炎

主要为阴道脓性分泌物及外阴瘙痒。

阴道炎,女性的难言之隐,辨清病因,中医帮你远离阴道炎

三:带下病的辩证类型及用药

带下病总的病因病机,是湿邪为患,带脉不能约束所致。主要是由于肝郁乘脾,脾土受伤,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湿浊下注,带脉失约所致。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一般分为非炎性和炎性两种。

非炎性带下病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偏高,或孕激素水平偏低而雌激素相对偏高,使黏膜中腺体细胞分泌增多;或者盆腔充血类疾病,如盆腔肿瘤、盆腔瘀血综合征均可使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组织渗出液增多而致。炎性带下病主要由于抵抗力低下或病原体直接侵入外阴、阴道所致,或者内生殖器炎症分泌物直接浸润宫颈、阴道所致。

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非炎性者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阴道清洁度Ⅰ~Ⅱ;炎性者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Ⅲ~Ⅳ,或查到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或其他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病原体。

1、白带多——脾虚湿重

指妇女带下量多,色白或黏稠或稀薄如涕如唾,不能禁止者。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用药:完带汤

白术(炒)、山药(炒)、人参、白芍(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甘草、柴胡,水煎服。

方中人参、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苍术、白术、陈皮健脾燥湿,行气和胃;柴胡、白芍养血柔肝,升阳除湿;车前子利水除湿;黑芥穗入血分,祛风胜湿。

全方肝、脾、胃同治,具有健脾升阳除湿之效。主要治疗白带,临床多用于治疗非炎性带下病,或炎性带下病趋于好转之时。

2、青带——肝经湿热下注

指妇女带下呈青色,或呈绿色,质黏稠不止,甚则如绿豆汁样,气味腥臭者。五行之中肝属木,木色青,故肝色主青。所以青带是肝郁不达,湿邪乘之,湿热聚于肝经,流注于下,损伤任带,遂成青带。

治则:利湿热,解肝郁。

用药:逍遥散

茯苓、白芍(酒炒)、甘草、柴胡、茵陈、陈皮、栀子(炒),水煎服。

方中茯苓健脾利湿,实土抑木;茵陈、栀子清利湿热;白芍养血柔肝,肝体得养,则肝气条达;柴胡舒肝解郁;陈皮理气健脾燥湿;生甘草清热解毒。

全方可以利湿清热,舒肝解郁。使肝气得清,则青带止。临床上常见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等带下呈青绿相间质浓稠者,可参照本条方药治疗。

3、黄带——脾虚湿热下注

指妇女带下量多,呈黄色,质稠,气味腥臭。五行之中脾属土,土色黄,故脾色主黄。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湿浊不化,湿蕴化热,湿热下注,任脉失约,带脉不固,遂成黄带。

治则:健脾化湿,清热止带。

用药:易黄汤

山药(炒)、芡实(炒)、黄柏(盐水炒)、车前子(酒炒)、白果(碎),水煎服。

方中山药、芡实、车前子健脾化湿;白果固涩止带;黄柏清热燥湿,热去湿化,则带自止。

临床上所见病症如同青带,且青带、黄带常相兼出现,治疗时可加减逍遥散与易黄汤并用。

4、黑带——火热之极

指妇女带下呈黑色,气味腥秽。五行之中肾主水,肾脏之色黑。肾气虚损,阳气不运,则带下色黑。火热之极,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日久熬干成炭色为黑带。

治则:清热泻火利湿(实火之极);温肾止带(虚火,肾阳虚)。

用药:利火汤(实火之极);内补丸(虚火,肾阳虚)

大黄、白术(土炒)、茯苓、车前子(酒炒)、王不留行、黄连、栀子(炒)、知母、石膏(煅)、刘寄奴,水煎服。

方中大黄、黄连、栀子、知母、石膏清胃火、清三焦热;白术、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湿;王不留行、刘寄奴活血通络利湿止痛。

若属肾阳虚之黑带,治当温肾止带,用药:内补丸

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茸。

临证时要排除子宫颈、子宫腔的出血性疾病。

5、赤带——脾虚肝郁火炽

指妇女在非月经期,阴道流出的红色黏液,淋漓不断,或赤白相兼,或气味臭秽。五行之中心主火,火色红故心色赤。《诸病源候论》云:“心脏之色赤,带下赤者,是心脏虚损,故带下而挟赤色。”赤带乃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肝之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失运化,湿热内蕴,随气下陷,同血俱下,呈现似血非血之象。

治则:清肝火,扶脾气。

用药:清肝止淋汤

白芍(醋炒)、当归(酒洗)、生地(酒炒)、阿胶(白面炒)、粉丹皮、黄柏、牛膝、香附(酒炒)、红枣、小黑豆,水煎服。

方中白芍、当归、生地、阿胶、黑豆、红枣补血柔肝平肝;丹皮清肝泻火;香附疏肝解郁;黄柏清热燥湿;牛膝引药下行。

临证时要与经期(排卵期)出血、漏下少量淋漓出血相鉴别。要详细检查以排除子宫颈或子宫内膜的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

四、妇科炎症的日常防范

1、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压抑情绪,有不开心的事儿要找途径适当发泄出来,或是通过修养身心来调节。必要时,可以找位心理医生开导一下。

2、有节制地吃水果,而且要应季,吃多了容易伤害脾阳,导致体内多余的水液变成了湿浊,这种湿浊下渗到带脉,如果带脉固摄不住,白带就会增多。

3、不要过度使用阴道洗涤剂,清洗阴道时采取淋雨方式进行,先清洗阴部再清洗肛门及肛门周围。

4、每天清洗阴道一次足矣,不宜过于频繁,破坏阴道酸碱性。

5、内裤要分开单独手洗,在太阳底下晒干,不能阴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车前子   阴道炎   黄柏   黑带   带脉   燥湿   白芍   白术   柴胡   难言之隐   外阴   分泌物   湿热   稀薄   病因   阴道   中医   带下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